剪牡丹感怀

雨声点滴漏声残,短褐犹如二月寒。

闭户自怜今伏老,联鞍谁记旧追欢。

欲持藤榼沽春碧,自傍朱栏剪牡丹。

不为挂冠方寂寞,宦游强半是祠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雨点滴滴漏声渐弱,破旧衣衫如二月寒意。
我独自关上门,感叹如今已老,那些昔日共骑马游乐的同伴,还有谁记得呢?
想提着藤制酒壶买些新酿的酒,走近朱红栏杆边剪取盛开的牡丹。
并非因为辞官才感到寂寞,大部分的仕途生涯其实都是在做祠官这样的闲职。

注释

雨声:形容雨滴的声音。
点滴:形容雨点连续不断。
漏声:古代计时器漏壶的声音。
残:减弱,微弱。
短褐:简陋的粗布衣服。
二月寒:形容早春的寒冷。
伏老:年老体衰。
联鞍:并肩骑行。
追欢:追忆过去的欢乐时光。
藤榼:藤编的酒壶。
春碧:新酿的绿色美酒。
朱栏:红色的栏杆。
牡丹:春天的名花。
挂冠:辞官。
寂寞:孤独,寂寞。
宦游:在外做官。
强半:大半,多半。
祠官:祭祀官员,负责管理祠庙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剪牡丹·感怀》,通过描绘雨夜的清冷和诗人自身的境况,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与感慨。首句“雨声点滴漏声残”以雨滴声和漏壶声交织,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凄凉。"短褐犹如二月寒"则写出诗人穿着简朴,感觉即使在二月春寒料峭中也难以抵挡。

接下来,“闭户自怜今伏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自怜,以及对过去的追忆。“联鞍谁记旧追欢”暗示了曾经的欢聚时光已成过往,无人再能记起。诗人想要借酒浇愁,“欲持藤榼沽春碧”,但独自倚靠朱栏,剪下一枝牡丹,更显孤独。

最后两句“不为挂冠方寂寞,宦游强半是祠官”,揭示了诗人并非因为辞官而感到寂寞,而是长期在外做官,大部分时间担任祠官这样的闲职,使得生活更加空虚。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晚年的落寞心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啜茶示儿辈

围坐团栾且勿哗,饭馀共举此瓯茶。

粗知道义死无憾,已迫耄期生有涯。

小圃花光还满眼,高城漏鼓不停挝。

闲人一笑真当勉,小榼何妨问酒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埭西小聚

瓦盎盛蚕蛹,沙?煮麦人。三家小聚落,两姓世婚姻。

父老衣冠古,闾阎风俗淳。

不应陶靖节,独号葛天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堂东小室深丈袤半之戏作

小室舍东偏,满窗朝日妍。

研池生细浪,香岫起微烟。

欲极图书乐,少须冰雪天。

犹胜禅榻上,仅仅占三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宿上清宫

永夜寥寥憩上清,下听万壑度松声。

星辰顿觉去人近,风雨何曾败月明。

早岁文辞妨至道,中年忧患博虚名。

一庵倘许西峰住,常就巢仙问养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