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玉楼春.饯别王元渤赴吉州

桂香台上秋风袅。鸭绿溪前离思渺。

一卮芳醑细深倾,听尽阳关须醉倒。

政成早晚传温诏。莫恋江城歌吹绕。

明年身到凤池边,重看春波生故沼。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一止创作的《木兰花·玉楼春》,描绘了一场别离之情。诗中通过桂香台上飘动的秋风和鸭绿溪前渺茫的离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不舍和淡淡忧伤。

“一卮芳醑细深倾”这一句,通过酒宴的情景传递了一种浓烈而又无奈的情感。这里的“一卮”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饮量单位,而“芳醑”则是美酒,这里暗示着主人公为了忘却离别之痛而沉溺于酒海中,希望借助酒精来麻痹自己的情感。

接下来的“听尽阳关须醉倒”,则是表达了一种极端的情绪——在边塞的阳关处,听到那悠扬的边塞笛声,也要酩酊大醉,以至于倒地不起。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还透露出了一种对远方战事的无力感和悲哀。

“政成早晚传温诏”这句,暗示着朝廷政治的变迁和官员调动,这里可能是指朋友即将被派往吉州任职,而“莫恋江城歌吹绕”则是在劝告自己和他人,不要过于沉迷于江城的繁华与歌舞之中,要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明年身到凤池边,重看春波生故沼”,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希望。凤池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到达那里,并且能够再次见证那片春水波动之美景。而“重看春波生故沼”则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旧地的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风、离思、酒宴等元素的运用,巧妙地勾勒出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仕途变迁和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

缥缈青溪畔,山翠欲粘天。

纵云台上,揽风招月自何年。

新旧今逢二妙,人地一时清绝,高并两峰寒。

歌发烟霏外,人在去留间。著方床,容老子,醉时眠。

一尊相属,高会何意此时圆。

况是古今难遇,人月竹花俱妙,曾见句中传。

不向今宵醉,忍负四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陵

千古严陵濑,清夜月荒凉。

水明沙净,波面一叶弄孤光。

北望旄头天际,杀气遥昏楚甸,云树失青苍。

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听江边,鸣宝瑟,想英皇。

骑鲸仙裔,高韵清绝胜风篁。

醉入无何境界,却笑昔人底事,远慕白云乡。

不见咸阳道,烟草茂陵荒。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生查子

城头长短更,水调高低唱。

别酒不盈斟,泪洒风烟上。

明年二月时,更向城阴望。

只有旧歌辞,传作风流样。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江城子.王元渤舍人将赴吉州,因以戏之

秋香岩下著尊罍。小徘徊。莫停杯。

来岁花时,相望两悠哉。

看取修眉萦度曲,真个泪,界香腮。

船头击鼓片帆开。晓风吹。首应回。

景物撩人,诗思不胜催。

会有江山凄惋句,凭过雁,寄侬来。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