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

怜此归来晚,萧萧夜色深。

月明孤鸟宿,秋急乱虫吟。

名薄劳萋斐,心疏滞绂簪。

因思郎署里,贤俊昔如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夜归》描绘了一幅秋夜归家的画面。首句“怜此归来晚”表达了诗人对深夜归家的感慨,流露出一丝疲惫和怜惜之情。接着,“萧萧夜色深”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以萧瑟的风声衬托出诗人孤独的身影。

“月明孤鸟宿”通过明亮的月光和孤独的鸟儿栖息,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的形单影只。而“秋急乱虫吟”则以秋虫的鸣叫,增添了季节的凄凉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烦忧。

后两句“名薄劳萋斐,心疏滞绂簪”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叹自己名声微薄,仕途坎坷,心情因此而疏远了繁琐的官场生活。最后,“因思郎署里,贤俊昔如林”回忆起过去在官署中人才济济的时光,对比现今的落寞,更显出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归的场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仕途失意后的孤寂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验封署芍药独不开花

群芳时欲歇,惜此独荒凉。

自昔名元美,当春意故藏。

无人知艳色,何事吝清香。

翻被东园树,因风笑尔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晚归

匹马冲烟落,荒阶渐月移。

正多桑梓意,无奈蕙兰衰。

浮滞秋将杪,长愁鬓欲丝。

依墙惟数菊,过此亦难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不寐

夜气凉如水,羁心耿似星。

风鸣应落树,月上欲侵棂。

去住身皆拙,迟回计不停。

明朝从季主,试向卦中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酒醒

何限摧心事,常因醉里轻。

扳欢随近舍,纵饮托同声。

尚忆凭人入,应多宿鸟惊。

沉昏知可戒,稳卧偶吾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