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日薰香礼觉王,不任操作不缝裳。
谁知鹿苑无生诀,未及龙宫不死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每日虔诚地焚香礼拜佛祖,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不参与世俗的劳作和缝纫之事。他沉浸在对佛法的追求中,尤其是对鹿苑(佛陀初转法轮之地)的无生之教和龙宫中的不死之秘的向往。诗人寓居于"卧病坐乐轩",表达出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和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禅修与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
不详
为痛宁馨转自伤,相随却恨我无娘。
更谁看等千金重,只我佳人断绣肠。
千春万载此沈埋,坐乐轩中只暂挨。
岂可便无题额处,相烦亲署小眠斋。
舟泊曲江口,孤屿澹欲失。
遥岸渔火明,烟中棹歌息。
当此万籁静,心境两幽寂。
焚香拭焦尾,调轸横陈膝。
琳琅太古音,旨趣复谁识。
欲写我心期,聊以寄所适。
一弹江水清,再鼓秋月白。
月白与风清,惊起鱼龙出。
曲终独徘徊,篷窗风露湿。
昼长帘乍卷,飞絮满妆楼。
燕垒红轻缀,莺梭绿半浮。
烟云千里梦,风雨一春愁。
独倚阑干曲,时时忆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