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观

玉台何所拟,方丈海天东。

恍惚金银阙,迢遥日月宫。

丹梯怀窈窕,飞构闪玲珑。

积翠含元气,通灵倚化工。

青童拾水碧,羽士驾星虹。

偶向尘涂曲,来观福地雄。

大还虽浪议,嘉遁亦高风。

濠上追庄叟,匡庐忆葛洪。

梦随苍鹤返,啸引紫霞通。

袅袅吹笙过,飘飘采药同。

何时谢轩冕,托意入无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云台观的壮丽景象与仙气缭绕之感。开篇“玉台何所拟,方丈海天东”以玉台起兴,将云台观置于海天一色的辽阔背景之中,暗示其超凡脱俗的地位。接着“恍惚金银阙,迢遥日月宫”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云台观比作金银宫殿与日月之宫,极言其宏伟与神秘。

“丹梯怀窈窕,飞构闪玲珑”描绘了云台观的建筑特色,丹梯蜿蜒,飞阁凌空,结构精巧,光影交错,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接下来“积翠含元气,通灵倚化工”则赞美了云台观的自然环境,翠绿山峦蕴含着宇宙之气,仿佛与天地灵气相通,依傍于自然的造化之中。

“青童拾水碧,羽士驾星虹”通过青童拾水、羽士乘虹的场景,展现了云台观中仙人般的存在,充满了奇幻色彩。诗人“偶向尘涂曲,来观福地雄”表达了偶然间探访此地的惊喜,感受到云台观的雄伟与福泽。

“大还虽浪议,嘉遁亦高风”则借由对“大还”与“嘉遁”的讨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赏。接下来“濠上追庄叟,匡庐忆葛洪”引用庄子与葛洪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梦随苍鹤返,啸引紫霞通”描绘了诗人梦中随苍鹤归返,与紫霞相交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最后“何时谢轩冕,托意入无穷”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融入无限宇宙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云台观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送石太宰代祀泰山阙里

上卿膺显命,元祀向东方。

乔岳瞻青岱,生民有素王。

迈邦齐望秩,过鲁式趋跄。

埽地如躬陟,抠衣俨帝将。

诸峰求禅土,数仞入宫墙。

仰止岩岩外,周旋翼翼旁。

俯窥宜小壤,密造岂升堂。

峻极神应降,惟馨道益光。

往哉公不忝,简在事非常。

愧乏崧高咏,风雩代咏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登玉泉亭

胜日成游览,名山气郁葱。

星临箕度北,龙结太行东。

万壑争回马,千流竞引虹。

云霞连朔漠,台殿倚鸿濛。

鸟背岩松落,螭头石窦通。

晴光含淑景,黛色照长空。

野药低垂蔓,山花半隐红。

乍惊栖阆苑,复讶入崆峒。

地胜尘嚣迥,心閒物我同。

悠然发长啸,遗响落飘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题俞国昌画送周伯明侍御擢大理丞奉母还南都

碧树丹霞外,孤亭返照中。

江流连瀚海,山势逼崆峒。

渡古敧桥断,村荒曲岸通。

衔杯秋色薄,卷幔霁烟空。

望里星河迥,吟边雨露同。

北台馀爽气,南国避高风。

竹笋迎船好,江鱼入馔丰。

平生甘旨意,况逐板舆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广信南山寺宴集和周行之韵

栖栖事行役,四牡各西东。

此日双旌合,他乡一醉同。

登临寻古寺,摇落感秋风。

白雁怀江馆,朱幡下渚宫。

山容浮紫翠,林影乱青红。

报国心常切,怀人话未穷。

几时林下路,杖屦会从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