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岭

晨发指仙霞,闽浙从兹判。

石磴何盘盘,目慑神先眩。

松篁翳白昼,阴晴互更变。

怪石俨兽蹲,行人等蚁旋。

首接前客尻,踵压后者面。

我有济胜具,放步不愁倦。

舁夫荷空舆,相随入霄汉。

侧聆飞瀑鸣,乱折山英粲。

前途少坦夷,腹馁始思饭。

俯眺无诸国,历历皆可辨。

作客向井底,指点增忧患。

欲寄故乡书,何处觅秋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仙霞岭》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穿越仙霞岭的壮丽景色和行旅感受。首联“晨发指仙霞,闽浙从兹判”点明了旅程的起点和方向,暗示了岭路的险峻。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石磴何盘盘,目慑神先眩”展现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和视觉冲击力,以及行人心情的震撼。

“松篁翳白昼,阴晴互更变”则描绘了沿途松竹茂密,光影交错的景象,突显出环境的多变。诗人运用“怪石俨兽蹲,行人等蚁旋”形象地刻画了山势的奇特和行人的渺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

“首接前客尻,踵压后者面”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狭窄和人潮的密集,反映出旅途的艰辛。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沮丧,“我有济胜具,放步不愁倦”,表达了乐观和坚韧的精神。

“舁夫荷空舆,相随入霄汉”写出了抬轿夫们负重前行,仿佛要直上云霄的场景,展现出人力与自然的对抗。沿途还有“侧聆飞瀑鸣,乱折山英粲”的壮观瀑布和山花,增添了旅途的生动色彩。

“前途少坦夷,腹馁始思饭”揭示了前方道路的崎岖,以及旅途中的饥饿感,流露出真实的人性需求。诗人以“作客向井底,指点增忧患”表达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忧虑,最后以“欲寄故乡书,何处觅秋雁”寄托对家乡的思念,升华了全诗的情感。

整体来看,《仙霞岭》是一首以行旅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展现诗人坚韧与思乡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下滩

闽滩三百六,一滩一变态。

或曲如蛇盘,或激如鼎沸。

奋张如马鬣,起伏似龙背。

两岸山回旋,中流石破碎。

想当疏凿初,会逢禹力惫。

篙师工避就,仓卒施狡狯。

不闻人语喧,指挥惟用臂。

一泻落云端,飞鸟难争快。

开眸辨天地,已出风涛外。

惊魂尚摇摇,前滩复相对。

有时稍不戒,逝触怒石败。

嗟哉游子颜,那得不憔悴。

形式: 古风

闽中秋日

秋林无落叶,乍听亦萧萧。

有客悲摇落,何人慰寂寥。

西风乡国泪,暮雨海门潮。

欲趁归帆便,苍茫去路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木棉庵

一出军全覆,偏安业渐亡。

庸愚嗟误国,朝野快投荒。

义士能诛贼,穷途亦可伤。

木棉遗迹在,何似半间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秦良玉锦袍歌

锦袍耀日光陆离,盘龙隐起森之而。

何人裁制诧美艳,服者石砫女土司。

忆昔平台曾召对,此袍得勿上方赐。

沧桑已变传后人,子孙仕袭能相珍。

云蓝绣袱重包裹,开视拂拭无纤尘。

巾帼将军匹者寡,一木曾思支大厦。

却敌常将白杆兵,请缨独跨桃花马。

轻躯结束披裲裆,杀贼不异驱群羊。

红颜宁甘老牖下,逝将效死为国殇。

夫人之没已百载,夫人之袍至今在。

其道闻风便激昂,况教睹物余光彩。

君不见,汾阳胄,临淮刀,史册侈谈不可见,后人想象神犹豪。

请看一袭西川锦,仿佛忠魂尚可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