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赠予功臣刘伯温。全诗以高度赞扬的口吻,描绘了刘伯温在国家建设、军事策略、政治智慧以及隐退生活中的卓越贡献和高尚情操。
首句“妙策良才建朕都”,赞美刘伯温作为杰出的智谋之士,为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接着“亡吴灭汉显英谟”进一步强调刘伯温在推翻前朝、统一全国过程中的非凡战略与勇气。
“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刘伯温在朝堂上的卓越才能的肯定,也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洁品质。刘伯温选择远离权力中心,投身于自然之中,继续他的学术研究和修行。
“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则将刘伯温与古代的贤相并列,认为其成就与商朝四位老臣和管仲相当,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道德和人格上同样值得敬仰。
最后,“先生叱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描绘了刘伯温隐退后的逍遥生活,表达了对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钦佩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刘伯温不同侧面的刻画,展现了一位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英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朱元璋对这位功臣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