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偶书所感》由元代诗人李孝光创作,通过对比“钟鼎山林”的生活选择,探讨了人生出处的深意。
首句“钟鼎山林易地难”,以“钟鼎”象征富贵豪华的生活,“山林”则代表隐逸自然的生活。这两者看似对立,实则反映了人生的两种不同追求与境遇。诗人指出,虽然转换这两种生活方式并非易事,但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人生价值和体验。
次句“丈夫出处正相关”,强调了个人选择生活道路的重要性。这里的“丈夫”不仅指男性,也泛指有志之士。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山林,都与其人格、理想紧密相连,体现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角色的深刻关联。
后两句“绣鞍大马都门道,却忆西楼看碧山”,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前一句描述了在繁华都市中,人们骑着装饰华丽的骏马,行走在都城的大道上,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喧嚣与繁华。而后一句则转而回忆起在西楼远眺碧绿山峦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也流露出对内心深处宁静与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钟鼎与山林、都市与自然的生活方式,探讨了人生选择与内心追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生活状态中寻找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李孝光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