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书事用犁眉公钱塘怀古韵

自昔龙蟠地,前朝此建都。

上游浮七泽,沃壤接三吴。

晋宋羞残局,岐丰吐壮图。

北巡基并巩,南顾势非孤。

鼠贼凌关辅,妖氛遍海隅。

尧城先示变,高寝渐忧芜。

当璧违公论,迎鸾压武夫。

新亭刚对泣,狎客已群呼。

刷耻谁尝胆,衔忠欲赐镂。

处堂偷宴息,怀鸩作欢娱。

马指移魁柄,蝇营占奥区。

通侯竞瓜步,宰相乐秦湖。

故剑倾椒掖,良家进锦襦。

春镫翻乐府,花月拥氍毹。

一载朝廷小,千秋涕泪濡。

举烽空扰攘,借筋漫含胡。

但倚江波涌,宁知王气殊。

中兴旋失鹿,末造遂瞻乌。

偶尔寻双阙,凄然感九衢。

祸因门户兆,隙与禁庭俱。

郑袖房帷宠,梁王国土腴。

本防煎釜豆,终见委囊珠。

钟阜风尘改,行宫岁月逾。

葛公原尽瘁,汉祚适多虞。

莫抱兰成恨,休谈元首迂。

燕矶回棹处,沽酒鲙江鲈。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龙藻以金陵为背景,借鉴犁眉公钱塘怀古的韵脚所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朝代兴衰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南京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沧桑,寓言了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荣辱。

首联“自昔龙蟠地,前朝此建都”追溯南京的历史底蕴,龙蟠虎踞之地历来是帝王之选。接下来的诗句展现了南京地理位置的重要,以及历史上的辉煌与衰落。“晋宋羞残局,岐丰吐壮图”暗指六朝更迭,有的王朝衰败,有的则展现出勃勃生机。

诗人感慨历史的轮回,“北巡基并巩,南顾势非孤”暗示了政权稳固与孤立的对比。然而,南京也曾遭受外敌侵扰,“鼠贼凌关辅,妖氛遍海隅”,显示出战乱的残酷。诗人以“尧城先示变,高寝渐忧芜”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中间部分通过比喻和典故,揭示了政治斗争的复杂,“当璧违公论,迎鸾压武夫”暗指权臣专权,而“新亭刚对泣,狎客已群呼”则反映了士人的无奈与悲愤。诗人批评了那些忘却耻辱、沉迷享乐之人,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贞之士的期待。

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朝代更替带来的社会变迁,“马指移魁柄,蝇营占奥区”象征权位争夺,“通侯竞瓜步,宰相乐秦湖”描绘了官场的浮华。然而,这些繁华背后,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令人唏嘘,“故剑倾椒掖,良家进锦襦”揭示了权贵之家的奢华。

最后,诗人感叹历史的无常和国家的衰落,“中兴旋失鹿,末造遂瞻乌”,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过去,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燕矶回棹处,沽酒鲙江鲈”以轻松的场景收束,但仍透露出深深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金陵历史的回顾,寓言了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收录诗词(22)

周龙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岁贡生。高才实学。有《恒斋集》等

  • 字:汉荀
  • 号:恒斋
  • 籍贯:江苏吴江

相关古诗词

谒明祖孝陵

郁郁复苍苍,园陵气渺茫。

城回江独涌,云散殿空凉。

攒乱功初震,开基德倍昌。

断蛇无剑化,铸鼎有弓藏。

隧道悬钟鼓,明楼带阜冈。

乌朝分早暮,芝产辨阴阳。

象设规模壮,祠官礼数详。

岂期休运厄,忽使寇氛攘。

率土成猿鹤,弥天纵虎狼。

燕京旋改玉,沧海遂栽桑。

门欲罘罳坏,庭谁謦欬扬。中珰头总白。

遗户业俱荒。亭破抛宫瓦,碑残压御墙。

樵余松柏秃,烧后黍禾长。

尚喜龙回驭,重闻骑捧香。

烝尝修异世,肸蚃动今皇。

登拜仪严肃,宣传语炜煌。

共惊唐六典,犹重汉三章。

故国游仍到,新亭感可忘。

衣冠原庙尽,抔土何须惜,家居苦自亡。

画难追贾、邓,史忍读宣、光。

乍对铜驼泣,还凭石马伤,蒋山形胜在,落日半昏黄。

形式: 古风

有感示门人潘文虎

半世辛勤付汗青,那堪劫火早沈冥。

生悲天水遗民录,死恨元家野史亭。

直笔至今徵琬琰,成书自古在家庭。

与君午夜重论及,隐隐虹光下六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再登燕子矶

楚尾吴头万象开,重扶短策立崔嵬。

江声忽定潮将落,水气如浮雨欲来。

起伏岗峦方涌浪,纵横洲渚祇流杯。

囊中可有惊人作,唤起鱼龙舞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王文成庐山磨崖碑歌

彭蠡日夜闻涛声,庐山一柱中霄擎。

昔贤磨崖纪功处,辉赫常睹风云生。

威武巡游政本乱,如木欲朽百蠹萌。

逆藩桀黠伺神器,潜沟肘腋资逢迎。

无端卫卒革旋复,公卿坐视不敢争。

叛书仓卒闻阙下,庙谟束手愁用兵。

阳明一老据赣右,钩钜每信机先精。

平生讲学能善用,遇事权略真纵横。

渔舟得脱神所护,誓集义旅吞鲵鲸。

捣巢谋定乘间入,狐鼠画出城圮倾。

牵率还救胆已破,虫臂浪拟当车撑。

太守燎须屹不动,桅攒帆凑轰天惊。

樵舍一战元恶缚,东南反气从兹清。

军回直凌绝顶立,宴劳将士亲题名。

字体怪伟大于斗,长与山骨同峥嵘。

荥阳太史远游返,箧藏拓本浮光晶。

朝来出示心目悚,遗烈犹叹流宗祊。

何哉媒蝎肆众口,学术勋业纷讥评。

试思勤王檄初发,中外疑忌蜩螗鸣。

安危呼吸待一决,非公智勇何由平。

自古成功居不易,异论宁足关重轻。

好留读书台畔磊落一片石,洗尽史家诬谤大义千秋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