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其三)立春日卖春困

窗影弄晴红。欢笑成丛。一声春困到衰翁。

回首太平儿戏事,雨过云空。人世暗尘中。

如梦方浓。也须留取自惺憁。

试问若教都困了,谁管春风。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翻译

窗户上映着晴天的光影,红色的花朵摇曳生姿。欢声笑语汇集成一片。一声春困让老翁感到疲惫。
回忆起往日太平岁月中的孩童游戏,就像雨过天晴后的云消散。世间纷扰如同暗尘。
梦境正浓时,也要保持清醒。
试问如果人人都陷入沉睡,又有谁会在意春风的到来呢?

注释

窗影:窗户上的光影。
晴红:晴朗的红色。
春困:春天的困倦感。
太平儿戏事:昔日宁静的儿童游戏。
雨过云空:雨后天空放晴。
暗尘:世间的纷扰。
如梦:如同梦境。
惺憁:清醒。
都困了:全都陷入困倦。
春风:春风。

鉴赏

这首宋词《浪淘沙令·立春日卖春困》是陈著所作,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开篇“窗影弄晴红”,通过窗棂投下的光影,展现出春日阳光明媚的场景,红色的光影摇曳,富有生机。接着,“欢笑成丛”描绘出街头巷尾人们因春回大地而欢声笑语,一片热闹景象。

“一声春困到衰翁”则转向个人感受,诗人感叹自己在春意的侵扰下感到困倦,但这份困倦中也蕴含着对往昔太平岁月的回忆。“回首太平儿戏事,雨过云空”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如同雨过天晴后的宁静,显得格外珍贵。

“人世暗尘中。如梦方浓”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如同一场梦境,浓烈而短暂。诗人在此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即使在纷扰的人世间。“试问若教都困了,谁管春风”以反问的方式,强调即使困倦,也要有人欣赏和珍惜这春风,寓意着生活中的美好不应被忽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困为线索,既描绘了春日景色,又融入了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寿元实通判母

风月堂中,画屏不动香猊吐。

珠翘环拥蕊宫仙,双鬓青如许。相对童颜寿侣。

看庭前、绯袍拜舞。十洲三岛,柳探春时,梅欺雪处。

甲子花周,自从今日重新数。

碧瑶杯重翠涛深,笑领飞琼语。此去华筵喜聚。

听传宣、云间紫府。万分如意,凤诏便蕃,香轩容与。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其一)寿族叔父衡之八十铨

吾菊山翁,鹤骖来自蓬云界。

平铺心地有天知,楚楚生兰茝。膝下青衫舞拜。

更参差、斑衣戏队。清闲无事,门外从他,惊尘飞隘。

寿八千年,百分才一朱颜耐。

何妨长主翠嵩春,酒约诗盟在。家庆堂前欢会。

领霞卮、醺红浅带。是人说道,真吕先生,风流潇洒。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其三)寿声仲

双杏堂深,山明水秀潆洄著。

稳铺心事做平生,不买颦眉错。是则苍髯白发。

笑微微、朱颜自渥。一团春意,半隐风流,他谁能学。

六十年华,又从今起新花甲。

葵榴初艳芰荷香,争赴开筵约。家庆真堪恣乐。

碧瑶杯、须拚满酌。瑟琴声里,弟劝兄酬,儿歌孙拍。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其二)寿内子

潇洒琴帘,月灯归后新谐好。

青云香里共清风,消得金花诰。争奈天颠地倒。

好光阴、都惊散了。更听人说,七七年时,多多烦恼。

挨到如今,信知空挂闲怀抱。

天于贫处最饶人,颦也翻成笑。牢闭柴门自好。

对梅花、杯盘草草。满前儿女,耐后夫妻,齑盐偕老。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