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山阴蔡孟陶》由元代诗人叶兰所作,描绘了一幅孤独旅人的忧郁画卷。首句“寂寞望山阴”,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独自凝望远处的山阴,这份静谧的景色反而加剧了他的孤独感。接下来,“愁怀恨转深”一句,直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愁绪与怨恨,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情感愈发浓重。
“还家添白发,为客尽黄金。”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还家”与“为客”的不同境遇,表达了主人公在外漂泊多年,不仅未得归家之愿,反而因长期的劳碌奔波而增添白发,耗尽钱财。这种对时间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深深的无奈与辛酸。
“城冷秋砧急,灯昏夜漏沈。”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所在之地的环境,秋夜的寒风中,砧声急促,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昏暗的灯光下,滴答的夜漏声沉闷而悠长,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沉重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凄凉孤馆里,谁识旅人心。”这两句直抒胸臆,将主人公置于一个凄凉的旅舍之中,无人能理解他内心的苦楚与挣扎。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孤独、愁苦、无奈的情感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游子在外漂泊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家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