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遗山集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注释

身阅兴亡:言元好问曾经历金元易代之变。
浩劫空:大灾难,破坏严重。
佛家谓世界由成、住到坏、空为四劫,空指世界毁灭。
后遂以“劫”指灾难。
周粟:周武王灭商后,殷商贵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
楚弓:这里以“楚弓”喻金代文献。
行殿,行宫,指金之南京汴梁。
夜火,鬼火。
故都,指金中都燕京。
金迁汴梁前之京都。
乔木,高大树木,多用以喻故国、故里。
赋,吟咏、描写。
沧桑,沧海桑田之省文,此指金之易代。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对元代遗民文学家元好问(字遗山)的文集所作的题诗。诗中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身阅兴亡浩劫空”揭示了诗人见证过历史的兴衰巨变,而自己却已年迈体衰;“两朝文献一衰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身份和历史见证者的角色。

第二句“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诗人以“周粟”比喻元朝的俸禄,表示即使没有官职,他仍能坚守气节,不食敌国之禄;“失楚弓”则借典故表达对国家丧失政权的忧虑,暗示对元朝统治的不满。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描绘了行宫中的凄凉景象,以及对故都的怀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寓亡国之痛。“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则点明了诗人在国家动荡时期,诗歌创作反而更加深刻有力,流露出一种历史悲剧激发的创作灵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元遗山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收录诗词(65)

赵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字:云崧
  • 号:瓯北
  • 籍贯:晚号三半老
  • 生卒年:1727年~1814年1月10日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拂水山庄感赋原韵

飞瀑依然万点多,当年养望此岩阿。

空山竟不生薇蕨,破屋徒怜补薜萝。

人笑褚公犹齿冷,家还江令已头皤。

如何领袖山林席,名节翻输一翠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泊舟东庄步至摄山

春江一舣舟,斜阳问古渡。

过雨陌无尘,支筇任散步。

茅屋三两家,乌犍傍农具。

涧水落花浮,吹香不知处。

小立溪桥边,游踪忆前度。

行行近寺门,疏钟出烟树。

形式: 古风

项秋浦孝廉招集湖舫

柔橹清歌唱采莼,春波滑笏见游鳞。

夷光去后空烟水,君合西湖作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过函谷

雄胜称天险,乘春事远游。

千山辟函谷,一线入秦州。

烟雨愁鞍马,风沙满驿楼。

计程无几日,萱草可忘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