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其三)

当年赤手战南宫,道眼收归造化中。

欲把一陶成异日,已教两度受春风。

登门英俊知何限,著意孤寒却最丰。

但愿身如秋后菊,橘州深处寄霜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当年空手在南宫挑战,洞察天地之道被纳入自然之中。
想在将来创造出非凡,已经历过两次春风的洗礼。
来访的才俊不知有多少,特别关注那些孤独清寒的人。
只愿我如同秋天的菊花,盛开在橘洲深处的霜寒之地。

注释

赤手:空手,没有借助任何工具。
南宫:古代学府或宫殿的代称。
道眼:指洞察事物本质的眼光。
春风:比喻好的机遇或环境。
英俊:才智出众的人。
孤寒:形容人处境艰难,孤独清贫。
秋后菊:象征坚韧和高洁,常在秋季开放。
橘州:可能指橘子洲,长沙著名景点。
霜丛:指霜降后的丛丛菊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回忆了姚橘州在南宫时期的英勇事迹,称赞他凭借智慧和实力赢得了天地间的认可。诗人想象姚橘州将来可能取得非凡成就,就像陶器经过春风洗礼,变得更加珍贵。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姚橘州的期待,希望他在仕途上能遇到众多杰出人才,同时也不忘关心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他们的贡献最为丰厚。

最后,诗人以秋菊自比,祝愿姚橘州能在深秋的橘洲(可能是地名)中,如同菊花一样坚韧,即使霜雪严寒也能保持高洁品格。整首诗赞美了姚橘州的才能与品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他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其二)

阃寄当今第一难,三年裘带笑谈閒。

宽扶民力野声乐,静压边风江水閒。

□□有缘钟阜住,清朝却诏履星还。

过家闻说须留憩,荷满江洲笋满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其一)

自紫岩来百载馀,我公德量世閒无。

官高也只如韦布,家庆真堪入画图。

忙处转多閒气象,平时惟做实工夫。

此行当坐经纶阁,须念苍生已及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春酒边

今朝天气新,聚首见情真。

园木相看古,池鱼亦咏春。

山林如此酒,宇宙几何人。

堪笑尘埃世,兴怀石季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胡检阅

尘鞅纷纷走畏途,眼中得见古璠玙。

利名抑末有知己,骨相虽癯却饱书。

已把三长修信史,应无千斛到清居。

文章到地此为最,凤阁鸾台次第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