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严陵呈前人

使棹穿溪弥屈曲,溪鸥随棹更徘徊。

地经严隐翻高尚,应转心轻在柏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抃探访严陵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

首句“使棹穿溪弥屈曲”,生动展现了舟行于曲折溪流之上的景象,溪水蜿蜒,舟行其间,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的乐趣。这里的“弥”字,加强了溪流曲折蜿蜒的视觉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次句“溪鸥随棹更徘徊”,则将画面进一步丰富。溪中的鸥鸟似乎被舟行所吸引,或跟随或环绕,表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状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动态的画面,还通过鸥鸟的反应,侧面衬托出舟行之美和环境之静谧。

后两句“地经严隐翻高尚,应转心轻在柏台”,转入对历史人物严光(严陵)的追思。严光是东汉名士,曾隐居于此,后世多以其高洁自许。赵抃在此处表达了对严光高尚品格的敬仰,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似乎在思考如何在世俗中保持内心的轻盈与高洁。这里的“柏台”可能是指官署,暗含了赵抃对自己官场生涯的某种态度,或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梁准处士惠琴

高怀宜与正声通,妙绝孙枝三尺桐。

开匣为公鸣一弄,薰风中有故人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讲僧怀俨徙居天柱

卓锡江头十载馀,师心纯静到真如。

更嫌城郭人来近,移入白云深处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同信守赵诚司封会灵山亭

寺亭高绝面灵山,迤逦群峰不可攀。

登赏谁知贤者乐,狱扉空冷讼筒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登龟峰群峰亭

桃花台下系轻舠,直上峥嵘不惮劳。

历示群峰三十二,一峰还压一峰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