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夜泊行台》是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泊异乡时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为客无常宿”,点明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接着“吾生百折肠”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历经生活波折后的内心痛苦与挣扎。
“西风三面水,明月一船霜”两句,运用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幽远的氛围。西风、流水、明月、霜,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楚。
“戍影灯初灭,僮痴梦独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戍影,可能是指远处的烽火或士兵的身影,象征着战争与离散;灯初灭,暗示夜晚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希望的微弱。而“僮痴梦独长”,则通过童仆的梦境,反衬出诗人独自面对现实的沉重与无助。
最后,“几回蓬背立,浮世又他乡”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蓬背立,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与前文的“为客无常宿”相呼应。浮世,即变幻莫测、短暂无常的世界,诗人感叹自己在这样的世界中,只能四处漂泊,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孤独漂泊的深切感慨。
整体而言,《夜泊行台》通过对夜泊异乡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深沉的情感世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