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董公二首(其二)》。诗中以董公为对象,表达了对历史功臣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纷纷豪杰欲兴刘”,描绘了众多英雄豪杰想要推翻旧秩序,建立新政权的场景。“刘”在这里指代汉室,暗含着对汉朝的怀念与向往。接下来,“缟素应为第一筹”一句,意指白色丧服作为哀悼逝去英雄的第一要务,这里借以表达对董公的深切哀思与敬仰。
“何事元功盟带砺”一句,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在功勋卓著的盟约中,董公未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荣誉?“带砺”是中国古代表示盟誓的象征,意味着盟约的神圣不可侵犯。这句诗表达了对董公功绩未被公正评价的遗憾。
最后一句“丹书不到董公侯”,则直接点明了主题。丹书,即红色的文书,常用于表彰功臣或发布重要诏令。此句意为,董公的功绩并未得到官方的认可与记载,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与封赏。整首诗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与反问,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反思,以及对被遗忘的英雄们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