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二首(其六)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

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与不及。

真不掩伪,曲不藏直。

形式: 偈颂

翻译

世间万物皆由心主宰,万事法则唯赖识来辨析。
如同掷剑虚空,不论是否触及,都不应论断结果。
真实不会掩盖虚假,弯曲不会隐藏直线。

注释

三界:佛教术语,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象征世俗、欲望和精神三个层次的世界。
惟:只,仅仅。
识:佛教中的认识、意识或智慧。
掷剑:比喻抛出或表达观点。
及:达到或涉及。
不及:未达到或不涉及。
真:真实。
伪:虚假。
曲:弯曲,这里比喻不直接或隐藏的事物。
直:直接,真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钦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佛教中关于心识的重要性的哲学观点。"三界惟心"意味着世间万物皆由心所生,"万法惟识"则强调一切现象都是由人的认识和理解构建的。"掷剑挥空"比喻心识的力量,无论触及与否,都具有决定性影响。

"真不掩伪,曲不藏直"进一步表达了真实不会被虚假掩盖,真理总会显现,弯曲的事物也无法隐藏其本质。这体现了禅宗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追求,强调内在觉悟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偈颂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体悟到心识在宇宙万象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个人修行的启示。

收录诗词(259)

释祖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二首(其七十)

何须特地弄精魂,摘叶寻枝我不能。

固是话头成两橛,不妨同玩雨前春。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二首(其三十二)

机夺机,句夺句。觌面相呈,更无回互。

棒头有眼,迥出常情,语下无私,如何分付。

形式: 偈颂 押[遇]韵

偈颂七十二首(其二十三)

当机觌面黑漫漫,且待轻轻著眼看。

剔起眉毛才拟议,便为闻见色声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偈颂七十二首(其二十一)

雨散云收月正明,无端平地鼓雷霆。

惯曾坐断乾坤客,唤作窍中蚯蚓声。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