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琨诗(其十)

由余片言,秦人是惮。日磾效忠,飞声有汉。

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幽都,济厥涂炭。

形式: 四言诗 押[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卢谌的《赠刘琨诗》中的第十首,属于魏晋时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事迹的赞美之情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由余片言,秦人是惮。”这两句开头便以历史故事作为引子,由于秦朝末年赵高专权,导致国势衰弱,这里的“片言”指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反映出整个国家的危机。诗人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面的不满与担忧。

“日磾效忠,飞声有汉。”这里赞扬历史上那些忠诚勇敢的人物,如同古代日磾山下的大雁鸣叫一样,能够传递出英勇的信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崇敬和向往。

“桓桓抚军,古贤作冠。”这两句则是通过对历史上伟大将领如桓温等人的赞美,来彰显个人英雄气概。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些古代英杰一样,在军事和治国方面都有所建树。

“来牧幽都,济厥涂炭。”诗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这里的“幽都”指的是偏远的地方,诗人希望能够到这些地方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涂炭”则象征着国家或社会的危难,诗人渴望能够解救这些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美,以及个人对于未来理想的追求,展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30)

卢谌(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晋代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晋朝历任司空主簿、从事中郎、幽州别驾。后赵、冉魏时官至侍中、中书监。最初担任太尉椽。311年,洛阳失陷,随父北依刘琨,途中被刘粲所掳。312年,辗转归于姨父刘琨,受到青睐。318年,刘琨为匹磾所拘。期间,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写有《答刘琨诗二首》《赠刘琨诗二十首》。350年,冉闵诛石氏、灭后赵,在冉魏任中书监,后在襄国遇害。时年67岁。为人清敏、才思敏捷,喜读老庄,又善于写文章。他著有《祭法》《庄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

  • 字:子谅
  • 籍贯:范阳涿(今属河北涿县)
  • 生卒年:284─351

相关古诗词

赠刘琨诗(其十一)

涂炭既济,寇挫民阜。谬其疲隶,授之朝右。

上惧任大,下欣施厚。实祗高明,敢忘所守。

形式: 四言诗 押[有]韵

赠刘琨诗(其十二)

相彼反哺,尚在翔禽。孰是人斯,而忍斯心。

每凭山海,庶觌高深。遐眺存亡,缅成飞沈。

形式: 四言诗 押[侵]韵

赠刘琨诗(其十三)

长徽已缨,逝将徙举。收迹西践,衔哀东顾。

曷云涂辽,曾不咫步。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形式: 四言诗

赠刘琨诗(其十四)

绵绵女萝,施于松标。禀泽洪干,晞阳丰条。

根浅难固,茎弱易凋。操彼纤质,承此冲飙。

形式: 四言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