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用中邑博得盐字

残溜滴崇檐,离杯雨夜添。

儒官归郑老,诗客去高蟾。

调发囊琴古,光涵匣剑铦。

昔贤身未达,多少在鱼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送秦用中邑博得盐字》。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残溜滴崇檐”,以“残”、“滴”、“崇”、“檐”四个字,勾勒出一幅雨夜送别的凄凉画面,滴滴答答的雨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与伤感。接着,“离杯雨夜添”一句,将离别的氛围推向高潮,一杯酒在雨夜显得格外沉重,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儒官归郑老,诗客去高蟾。”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身份和才华的赞美。郑老、高蟾都是古代文人学士的代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学问渊博、才华横溢的敬仰之情。

“调发囊琴古,光涵匣剑铦。”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形象,通过“古琴”和“宝剑”的意象,既表现了友人的高雅气质,也暗示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琴声悠扬,剑光闪烁,都成为了友人形象的象征。

最后,“昔贤身未达,多少在鱼盐。”诗人在此借古喻今,感叹过去许多才子贤士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抱负,如今友人虽才华出众,但前路未卜,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深深关切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形象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芮令尹之兴宁

万里惠州去,旅情应独伤。

暮云牛岭暗,秋草雁池荒。

古迹怀苏老,清吟和李纲。

遥怜蛮聚落,从此识甘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赠别三首(其一)

相逢不忍别,相送思悠悠。

风雨一宵话,关山千里愁。

暮潮通极浦,寒燕逐行舟。

短发年年白,重看是几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别三首(其二)

早叶半辞林,晚蟾初罢吟。

入秋乡国梦,垂老故人心。

道在宁须禄,官清尚有琴。

城隅分手处,惆怅水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别三首(其三)

独持文字印,遥泛木兰舟。

古驿寻京口,寒城过石头。

诵声分馆夜,吟思捲帘秋。

欲问前朝迹,青山是蒋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