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绣江再见中秋月,岁去月圆人尚缺。

相望千里共婵娟,苦恨亭亭照离别。

今夕一尊谁与同,孟光举案对梁鸿。

众雏立侍俨成列,以次持杯寿乃翁。

乃翁看月揩病目,手足顽麻头发秃。

但愿团圞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绣江再次看到中秋明月,时光流逝,月圆而人未全聚。
遥望千里共享同一轮明月,深深的哀愁因这皎洁的月光照亮离别之痛。
今夜又有何人共饮,孟光端着酒盘仿效梁鸿敬酒。
众多孩子站立侍奉,整齐有序地举杯祝寿他们的父亲。
老父凝视着月亮,抚摩着患病的眼睛,手脚麻木,头发已稀疏。
只愿此生团聚如满月三十载,不计距离的远近。

注释

绣江:江名。
再见:再次相见。
中秋月:中秋时节的月亮。
岁去:岁月流逝。
月圆:月亮圆满。
人尚缺:人未团圆。
共婵娟:共享明月。
苦恨:深感遗憾。
亭亭:明亮的样子。
照离别:照亮离别之情。
一尊:一杯酒。
谁与同:与谁共饮。
孟光:典故中贤妻。
梁鸿:历史人物,有贤妻孟光。
众雏:众多孩子。
立侍:站立侍奉。
俨成列:整齐排列。
寿乃翁:为父亲祝寿。
乃翁:你的父亲。
揩病目:擦拭患病的眼睛。
手足顽麻:手脚麻木。
头发秃:头发稀疏。
团圞:团圆。
三十秋:三十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在绣江边再次看到明亮的圆月,然而人事已非,亲人未能团聚,只能通过月光寄托思念之情。"岁去月圆人尚缺"表达了岁月流逝,团圆的愿望未能实现的遗憾。诗人想象着千里之外的亲人也能共享这轮明月,"相望千里共婵娟"流露出深深的牵挂。

"苦恨亭亭照离别"一句,借月光的无情照射来强化离别的痛苦。接着,诗人感叹无人共饮,只能独自怀念妻子孟光般的贤淑,以及孩子们恭敬地依次为他祝寿的场景。"乃翁看月揩病目"描绘出老父眼疾缠身,但仍坚持赏月的画面,显示出家庭的温馨和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两句"但愿团圞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表达了诗人对长久家庭和睦、团圆的深深渴望,即使距离遥远,也希望能有三十年的团聚时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中秋佳节时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45)

高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涨谢邑宰送米

心知一字不堪煮,矻矻穷年黄卷中。

食粥由来未为过,储瓶况乃嗟屡空。

令君好贤媲韩愈,贱子受赐惭卢仝。

春水从教绕舍北,痴儿不复啼门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似春阁

二阁宁独暖,万家方号寒。

何当放春去,和气满人间。

形式: 五言绝句

自叹

平生无技能,素业□□□。

□□□□□,世期跻唐虞。

愤尝献瞽言,□□□□□。

□□□□□,宁惮攀虎须。

由此隔□□,□□□□□。

□□□□□,□束如囚拘。

索米无处□,□□□□□。

□□□□□,漫不分贤愚。

梁竦知徒劳,渊明奈□□。

□书狱讼简,沈迷眩铅朱。

□□□□□,窗几罗蛛丝。

简编残□□,□□□□□。

形式: 古风

还山招陈希韩

乾坤莽回互,日月相荡摩。

百年才瞬息,万类总么么。

是身非吾有,造物如我何。

触事会心少,幽栖废兴多。

眷言意所适,乐此山之阿。

修篁擢新干,老木荣旧柯。

谷声传地籁,松韵答天和。

独石介而安,寒泉淡无波。

园蔬掇纤嫩,名果仍骈罗。

红绽著雨花,碧卷受风荷。

随意坐莓苔,絺衣挂薜萝。

得酒即酩酊,作诗苦吟哦。

啸长情浩荡,舞短影婆娑。

妻奴鹿门趣,黄绮商山歌。

崎岖路辞遥,迢递谁见过。

交亲忆同调,出处矢靡他。

每怜伤弓禽,因感赴烛蛾。

无心更□□,试艺趁投戈。

自觉此身浮,相看双鬓皤。

人事何时休,归来勿蹉跎。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