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必山巅共水涯,闲心幽远此相宜。
喧无车马红尘少,乐有琴书白日迟。
晴槛倚风初柳处,夜灯听雨正蛙时。
客来试问功名事,已付功名与酒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赵司门成之新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赵司门新居的环境和生活情境,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淡泊的意境。
首句“何必山巅共水涯”,表达了对繁华世俗的超脱态度,认为宁静的生活并不一定非要在山水之间才能找到。接着,“闲心幽远此相宜”强调了新居主人内心的闲适与心境的深远,暗示这里是一个适合修身养性的地方。
“喧无车马红尘少”进一步描绘了新居的清静,没有世俗的喧嚣和车马往来,显得格外安宁。“乐有琴书白日迟”则写出主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着弹琴读书的乐趣,时间仿佛变得悠长而从容。
“晴槛倚风初柳处”描绘出新居外景,春风中的柳树映衬着晴空下的栏杆,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夜灯听雨正蛙时”则转至夜晚,雨声与蛙鸣构成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景,更显其清幽。
最后两句“客来试问功名事,已付功名与酒卮”,通过客人来访询问功名之事,反衬出主人已经淡泊名利,将追求功名的心思寄托在饮酒之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展现了赵司门新居的宁静与主人的淡泊心态,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
不详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妻子相携失所居,山川迢递更崎岖。
征鸿去去秋风急,惊鹊栖栖夜月孤。
赖有绨袍怜范叔,免教岐路泣杨朱。
归来每忆溪船上,买得鲜鱼酒旋沽。
郁郁文章不称时,岂堪寂寞寄人篱。
早知乱后为儒误,始恨年来入道迟。
春晚茅山犹有朮,秋深商岭已无芝。
何当乘此清风去,共看山家未了棋。
何处春山采药还,此行万里道途难。
西风尘起衣装重,北斗星低剑气寒。
学跨青牛朝玉阙,语留白鹤守金丹。
洞门无钥须归早,莫待桃花落石坛。
一穗藜烟待校书,携书且此作师儒。
扶持学法防时弊,教养人材应世需。
兰芷汀洲身外楚,菰莼乡国梦中吴。
片帆好趁秋风便,吟过洞庭青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