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的《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挫折与困难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圣明君主宽宥之恩的感激之情。
首句“仕途三黜信多难”,点明了诗人经历多次仕途挫折的事实,暗示了其在官场上的坎坷经历。接着,“名迹常忧不自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名声与事迹可能因种种原因而受损的忧虑,体现了其对自己声誉的珍视。
“幸赖圣恩宽罪戾,敢辞閒地尽盘桓。”这两句转折,诗人庆幸得到了圣明君主的宽恕,即使身处闲散之地,也愿意尽情享受生活,表现了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孟生坠甑何能顾,贡禹尘冠岂复弹。”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孟生不慎打碎了甑子,却无暇顾及,意在表明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能够淡然处之;贡禹曾因不满官场腐败而弃官归隐,此处则表达诗人虽有不满,但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最后,“俸入虽贫家世事,釜鱼前世已称丹。”诗人以贫寒的俸禄为背景,强调了家族传统与个人品质的重要性。釜鱼,即锅底的鱼,象征着即便生活贫困,也要保持高尚的品德,这与前文的典故相呼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坚守道德操守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道德品质的坚持,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