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二首(其二)

仕途三黜信多难,名迹常忧不自完。

幸赖圣恩宽罪戾,敢辞閒地尽盘桓。

孟生坠甑何能顾,贡禹尘冠岂复弹。

俸入虽贫家世事,釜鱼前世已称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的《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挫折与困难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圣明君主宽宥之恩的感激之情。

首句“仕途三黜信多难”,点明了诗人经历多次仕途挫折的事实,暗示了其在官场上的坎坷经历。接着,“名迹常忧不自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名声与事迹可能因种种原因而受损的忧虑,体现了其对自己声誉的珍视。

“幸赖圣恩宽罪戾,敢辞閒地尽盘桓。”这两句转折,诗人庆幸得到了圣明君主的宽恕,即使身处闲散之地,也愿意尽情享受生活,表现了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孟生坠甑何能顾,贡禹尘冠岂复弹。”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孟生不慎打碎了甑子,却无暇顾及,意在表明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能够淡然处之;贡禹曾因不满官场腐败而弃官归隐,此处则表达诗人虽有不满,但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最后,“俸入虽贫家世事,釜鱼前世已称丹。”诗人以贫寒的俸禄为背景,强调了家族传统与个人品质的重要性。釜鱼,即锅底的鱼,象征着即便生活贫困,也要保持高尚的品德,这与前文的典故相呼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坚守道德操守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道德品质的坚持,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94)

范纯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中池上

碧玉为池白玉堤,千林万木尽花开。

携宾欲觅开尊处,祇得清香辨野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管滂著作见寄韵

生平迂拙畏非彝,苦爱曾颜道甚夷。

麋鹿岂堪婴组绂,渔樵只合在山陂。

遭时不叹冯唐老,忍耻空惭鲍叔知。

盈纸更烦佳句赠,雅情深厚俗难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又和席上见赠

官舍荒凉近古城,园林七月起秋声。

偶来嘉客从芸省,似对清冰满玉罂。

谈笑从容诚吏隐,逢迎疏野愧朝英。

田庐未得长归去,山鸟知人半夜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任夔节推见寄

暗拙行身足险艰,青云有路敢思攀。

学承诗礼难窥奥,仕偶唐虞乐抱关。

掌谏何能裨衮职,护边无术勒燕山。

风波忽起人情外,瓜李终由自处间。

白发报君嗟已晚,清朝谪宦愧多閒。

夫君年壮才方劭,岂合迂迟与我班。

形式: 排律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