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释敬安所作的《九华山》,描绘了九华山的仙境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九华实仙都”开门见山,赞美九华山如同神仙居住的仙境。接下来,“重岩蕴神宅”进一步强调山中隐藏着神秘而神圣的气息。
“弭棹倦惊涛,瞻云慰良觌”描述诗人乘舟而来,虽经历惊涛骇浪,但仰望白云,心灵得到了安慰。接下来的诗句“远抗庐霍高,兀若星辰偪”运用比喻,形容九华山之高峻,仿佛与庐山、霍山并肩,星辰般耀眼。
“霜壑流晓丹,秋峦散遥碧”描绘了山中的晨曦和秋色,山谷流淌着朝霞般的色彩,远处的山峦则如碧绿的画卷展开。诗人感慨“远近生异容,天山共一色”,赞叹山景的多样性和统一之美。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隐逸之情,“伊余慕肥遁,逢山惬幽寂”,他向往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在这幽静的山中感到满足。然而,“徒眩耳目奇,未就烟霞息”又透露出他对仙人般生活的向往,希望能真正融入这如梦如幻的自然之中。
最后两句“思欲禦泠风,曷由生羽翼”表达了诗人渴望飞翔于山间清风的愿望,暗示了对超脱世俗束缚的追求。然而,“玄关宁我扃,灵境冀孤历”又表明他明白这种境界难以轻易达到,只能独自在心中追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