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观潮次刘本中韵

谁扶砥柱障狂澜,谩向江亭酹酒看。

风力拔山鼍鼓震,雨声摇海蜃楼寒。

寻常鸥鹭知何在,多少鱼龙不自安。

独爱刘叉词赋好,伍王祠下更凭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观潮的壮丽景象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谁扶砥柱障狂澜”以“砥柱”比喻江中的险要之地,暗示潮水汹涌,难以驾驭,而“狂澜”则形象地描绘出潮水的猛烈与浩荡。诗人以“谁扶”一问,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稳定秩序的渴望。

“谩向江亭酹酒看”一句,诗人想象自己在江边的亭子上,对着潮水倾洒酒液,以表达对自然奇观的感慨与敬仰。这里的“谩”字,既有无奈之意,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伟力的赞叹。

接下来,“风力拔山鼍鼓震,雨声摇海蜃楼寒”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潮水来临时的震撼景象。风力之大,仿佛能拔起高山,鼍鼓(古代一种大鼓)之声震天响;雨声如海市蜃楼般在潮水中摇曳,寒意四溢,形象地展现了潮水的威力与气势。

“寻常鸥鹭知何在,多少鱼龙不自安”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潮水中的生物,鸥鹭与鱼龙,它们通常在平静的环境中悠然自得,但在潮水的冲击下,也不得安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态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中人们生活状态的隐喻。

最后,“独爱刘叉词赋好,伍王祠下更凭栏”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刘叉(唐代诗人)作品的喜爱,并在伍王祠(此处可能为借指或特定地点)旁再次倚栏远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共鸣。这不仅是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也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观潮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力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4)

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归上沙

四月南风吹白沙,春江游子思无涯。

读书未筑樵东舍,送客先归海上槎。

万里黄尘悲战马,满城红雨乱飞花。

伤心不折湖边柳,更待重来驾小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答王叔润

天禄然藜懒校经,扁舟随处入鸥汀。

西风举扇无王导,东海移家有管宁。

溪雨初晴云更白,湖霜未落草犹青。

客楼寂寞江天外,几度遥瞻处士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寄朴隐南州

泖上归来百事慵,一春愁病似衰翁。

卧听溪阁三更雨,数到江花几信风。

旧日亲朋多楚越,孤云踪迹尚西东。

舵楼晚饭人如玉,清梦无时落镜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舜江杨邦彦家扁二首次刘允若韵

扬舲东下望群山,翠扫巫阳十二鬟。

药草春风迷客路,桃花流水异人间。

龙将白雨山腰起,鹤带青云海上还。

支许风流吾所羡,相将策杖问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