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编修家山图

泰和城外云亭乡,逢原书屋遥相望。

东园别墅图书静,恩庆高堂雨露香。

堂中才子金闺客,身在云霄志岩泽。

一路寒山万木秋,满林风雨孤琴夕。

閒来杖策蹑龙岩,绝壁飞来紫翠涵。

笔架峰前寻药草,城头岭上望秋潭。

日斜回首先公墓,双凤迥峦拥高树。

童子曾闻鹤吊年,居人尚识牛眠处。

红尘满路世悠悠,得失荣枯共白头。

清风明月不须买,宝马朱轮空自忧。

君不见平泉庄上生禾黍,金谷园中绝歌舞。

盘谷愚溪直等閒,留得诗文照今古。

三径黄花手自栽,年年秋雨一番开。

功成身退应何日,预报云山归去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泰和城外云亭乡,逢原书屋遥相望”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喧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云亭乡与书屋遥相对望,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接着,“东园别墅图书静,恩庆高堂雨露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雅与书香的浓郁,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世界。

“堂中才子金闺客,身在云霄志岩泽”两句,巧妙地将人物与环境相结合,展现了才子虽身处高位,却心系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接下来的“一路寒山万木秋,满林风雨孤琴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意境,琴声在林间回响,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閒来杖策蹑龙岩,绝壁飞来紫翠涵”则展示了主人公闲暇时的活动,登山探险,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而“笔架峰前寻药草,城头岭上望秋潭”则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与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日斜回首先公墓,双凤迥峦拥高树”描绘了日落时分,主人公回访先祖墓地的情景,充满了对家族历史的尊重与怀念。最后,“童子曾闻鹤吊年,居人尚识牛眠处”通过童年的记忆与对自然的观察,进一步深化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红尘满路世悠悠,得失荣枯共白头”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清风明月不须买,宝马朱轮空自忧”则是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认为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无需物质的堆砌,而是来自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

“君不见平泉庄上生禾黍,金谷园中绝歌舞”通过对比,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奢华生活的反思。“盘谷愚溪直等閒,留得诗文照今古”则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推崇,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作品本身,而非其背后所承载的权势或财富。

最后,“三径黄花手自栽,年年秋雨一番开。功成身退应何日,预报云山归去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希望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情感、生活哲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送茌平王秀才

忆昔春闱赴京邸,落日停车马周里。

风尘客路一相逢,空谷足音殊可喜。

下第南归各一天,重来又是六经年。

君家兄弟情如旧,呼酒张灯开夜筵。

明朝再唱阳关曲,屈指韶华今十六。

琐闼追思日似年,碧云怅望人如玉。

渭北江东白雁疏,屋梁残月暮窗虚。

天涯消息有时有,梦里神交无处无。

对床风雨今何夕,一见令人动颜色。

但觉情怀只旧时,不知岁月非前日。

盍簪未已又言归,椿树凝霜雁影微。

阳和乍入官桥柳,寒气偏多游子衣。

难兄已荷轩裳贵,嗟尔年来尚衿佩。

秋风八月桂花时,准拟都门重相会。

形式: 古风

癸卯寓杭戏写目送飞鸿手挥五弦图潦草为婢子所笑因题与女玉祥收为刘氏清话

九月十五住杭州,潇潇风雨生离愁。

閒寻败笔作图画,生纸烂墨伤昏眸。

小鬟立侍笑欲倒,走入幽闺向娘道。

山头颓似土灰堆,树根乱若蓬蒿草。

空中四鸟飞横斜,笔浓大如赤老鸦。

乌纱素服一閒客,坐看去鸟弹琵琶。

我生不是丹青者,适兴投情恣挥写。

等閒涂抹岂足言,便有旁观说高下。

何况嵇康妙绝伦,清谈旷视能容身。

形式: 古风

胡廷晖院景

游丝落红春赏罢,金屋琼楼敞如画。

乳燕双鸣午梦醒,曲阑半露蔷薇架。

太液池头花正开,水香清逐南薰来。

冰山雪舰无人到,共听朱弦歌阜财。

形式: 古风

魏仲礼金笔院景四首(其一)

琼芳玉烂春如画,金屋娉婷晚妆罢。

紫垣星象照千门,天上人间共清夜。

金莲炬促双步摇,铜龙咽尽蝇声嚣。

衾裯未暖闻鱼钥,起候宫车视早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