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怨意

飞絮游丝无定意,芳菲欲问无由。

吹箫人在小红楼,珠帘玉砌,满眼是春愁。

雨后风前怜别夜,一床闲梦悠悠。

桃花春水下扬州,江南江北,还在海西头。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离愁的画面。"飞絮游丝无定意"以飘忽不定的柳絮和游丝象征着情感的无常和难以捉摸,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无奈。"芳菲欲问无由"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想要询问却找不到答案,反映出深深的哀愁。

"吹箫人在小红楼"描绘了远方的爱人,他或许在小红楼中吹箫,寄托相思,而主人公只能独自面对满眼的春色,倍感孤独和愁苦。"珠帘玉砌,满眼是春愁"通过精致的环境细节,强化了愁绪的浓厚。

下片转而写雨后的夜晚,"雨后风前怜别夜"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别离之夜的怜惜。"一床闲梦悠悠"则流露出主人公在梦中寻找慰藉,但梦境遥远,无法填补现实的空虚。

最后三句"桃花春水下扬州,江南江北,还在海西头"以桃花盛开的春水和扬州的意象,寓言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无论相隔多远,心仍系于江南江北,仿佛都在海西头,表达了绵长的离愁和无尽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杨圻独特的愁苦情感。

收录诗词(387)

杨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乙未八月偕道清泛游西湖曲院间波清露冷红藕已稀昼船荡月残荷三两麦小云团赏之

玉入睡起愁何在,只觉流光改。

江莲开尽野塘中,冷露无声暗里泣秋红。

捲帘烧烛船来去,香满西湖雨。

月明如水浸云房,何处冰肌玉骨自清凉。

形式:

临江仙.己亥自江南归京邸

波闇管弦犹急,山寒帘幕轻垂。

去年江岸醉扶归,烧镫红萼里,雨雪满幽枝。

人去春归花满,人归春去花稀。

更番惆怅有谁知,月明银烛暗,酒力欲消时。

形式:

眼儿媚.庚子清明李夫人道清亡三十六日矣为招魂于西郊山明草媚游人如云封景思人怆然涕下

日暖风和春草生,何处不伤情。

前朝上巳,昨宵寒食,今日清明。

断肠往事何堪说,回首百无凭。

斜阳无影,落花无力,飞絮无声。

形式:

青玉案.五月十五夜遣悲

玉阶露响芭蕉叶,听点点声凄切。

地下多情愁共绝,早应知我,小红桥畔,独叹黄昏月。

销魂真个魂销歇,梦里相逢更相说。

不怨长离悲独活,伤心只有,新愁旧恨,零落难收拾。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