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闻雁》由明代诗人郑梦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行旅中听到大雁南飞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句“行旅忽闻雁”,点明了诗人在行途中偶遇雁群南飞的情景,一个“忽”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感知。接着,“仰看天宇清”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高远、清澈的天空图景,为后文的雁鸣渲染了背景。
“数声和月落,一点入云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雁鸣的场景。月落与雁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而“一点入云横”则形象地展现了雁群在夜空中划过的轨迹,仿佛是孤独的旅人,在寻找着归宿的方向。
“锦字回燕塞,新愁满洛城”两句,诗人将雁的迁徙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通过“锦字”这一意象,暗示了远方的思念与牵挂。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即使身处异乡,心中的愁绪却如同洛城的新愁一般弥漫开来。
最后,“疏灯孤馆夜,何限故园情”两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的层次。在夜晚的孤灯下,诗人独自一人,心中涌动的是对家乡无尽的思念。这里的“何限”二字,充分体现了诗人情感的深沉与复杂,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雁鸣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