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慧灯续传,福庭宜敞”开篇,巧妙地将智慧与福祉的传承比作一盏照亮前路的明灯,以及一个广纳四方的福地,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普照与广大。接着,“常住世间,水月镜像”一句,运用了水月镜像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佛法在世间恒久不变的存在,如同水中的月影和镜中的影像,虽随环境变化而显现,但本质不变,寓意佛法的永恒与普遍。
“是谓丛林,大智百丈”则进一步点明了所赞对象——百丈大师,将其比作一片充满智慧与修行的丛林,而“大智百丈”更是直接赞扬了大师的智慧与成就,暗示其在佛法修行上的卓越贡献,如同百丈深的智慧之海,深邃而广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百丈大师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崇敬,也体现了对大师在佛法传播与实践上巨大贡献的高度认可,语言精炼,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禅宗风格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