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颂侯法部之日本

十载相暌似梦中,闻声各讶姓名同。

可堪话旧离亭雨,已是催人破浪风。

析木西垂天汉碧,扶桑东渡海潮红。

浮槎倘获支机石,留补娲皇未奏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名为《送李颂侯法部之日本》。诗中充满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首联“十载相暌似梦中,闻声各讶姓名同”,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分别十年后的重逢,仿佛梦境一般,彼此听到对方的声音时都惊讶于对方的名字竟然如此熟悉,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意外相遇的惊喜。

颔联“可堪话旧离亭雨,已是催人破浪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离别的伤感。在离亭边细雨蒙蒙的场景下,两人交谈着往昔的故事,而此时的风雨似乎也在催促着即将启程的人,预示着离别不可避免,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颈联“析木西垂天汉碧,扶桑东渡海潮红”,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析木”和“扶桑”来象征友人的旅程。析木指的是银河西端的一颗星,天汉碧代表了银河的碧蓝;扶桑则是东方日出之地,海潮红则描绘了日出时分海面的红色光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友人前往日本的旅程,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尾联“浮槎倘获支机石,留补娲皇未奏功”,借用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浮槎”(漂浮的小舟)和“支机石”(能帮助船只穿越天河的石头),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期待和祝福。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够获得某种神奇的力量或机遇,就像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一样,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使命。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贡献。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又充满了对友人旅途安全和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事业的支持与期待。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前咏怀作未尽所言,续成二章(其一)

小人贪近市,君子怀瑾瑜。

出门苦不偶,路鬼为揶揄。

形貌故相厚,闻言代嗟吁。

受恩良独难,貌厚心迹殊。

岂不畏蛇蠍,卒卒难改涂。

黄雀无六翮,焉能保孱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前咏怀作未尽所言,续成二章(其二)

三言始投杼,曾母岂不贤。

三人成市虎,里耳殊茫然。

嗟彼谗嫉人,赠以豹虎篇。

驱车出门去,隐隐何田田。

甘人有参目,靡散惊雷渊。

飘风从天来,踟蹰大道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郊行偶成

故园西望即天涯,荏苒流光转物华。

欲怪乡心和柳絮,东风吹落道旁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申浦感怀次张雄伯同年韵二首(其一)

江海渺无极,鸡栖感慨多。

纵非人事改,还奈客愁何。

梦冷花花界,诗成草草歌。

临风惆怅处,归思隔长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