霪雨叹

密云同四郊,雨脚纷麻缕。

稍霁忽复阴,晦朔窅难数。

淖泥没车辐,冥烟失村坞。

小民深怨咨,田家倍辛苦。

于时当敛穫,是处空场圃。

滞穗被原隰,铚艾伤沮洳。

湿薪不得燃,濡粟那可杵。

晨炊不谋夕,富室翻成寠。

杞忧夙所怀,天漏伊谁补。

翘首望晴曦,清光邈何许。

安得扫重阴,一快万物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霪雨叹》描绘了明朝时期因长时间连绵不断的雨水导致的农事困境与社会民生之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暴雨对农田、村落的影响,以及它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困扰。

首句“密云同四郊,雨脚纷麻缕”形象地描绘了乌云笼罩四野,雨水如细麻线般密集落下的情景。接着,“稍霁忽复阴,晦朔窅难数”则展示了雨势变化无常,难以预测的特点。随后的几句“淖泥没车辐,冥烟失村坞”描绘了雨水使道路泥泞不堪,视线模糊,村庄隐没在烟雾中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雨水对交通和生活的影响。

“小民深怨咨,田家倍辛苦”表达了农民对连绵大雨的不满和无奈,以及他们加倍的劳作与艰辛。接下来的几句“于时当敛穫,是处空场圃”、“滞穗被原隰,铚艾伤沮洳”描述了正值收获季节,却因雨水无法收割,庄稼烂在田间的情况,进一步凸显了雨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损失。

“湿薪不得燃,濡粟那可杵”则反映了雨水使得干燥的柴火无法燃烧,粮食也无法进行舂捣加工,生活物资的获取变得更加困难。最后,“晨炊不谋夕,富室翻成寠”指出即使是富裕之家也难以应对连续的雨水带来的生活挑战,揭示了这场大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之广。

“杞忧夙所怀,天漏伊谁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问题的忧虑,以及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渴望。“翘首望晴曦,清光邈何许”则寄托了诗人对结束雨季、迎来晴朗天气的期待。“安得扫重阴,一快万物睹”则是对彻底清除阴霾、让万物得以展现其美好面貌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古代社会中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收录诗词(583)

谢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界首驿寓长至书怀

甓社接高邮,驿界两湖涘。

官舟倦行役,深夜暂留憩。

玉律应黄钟,报道日长至。

拜舞违清班,阙廷渺瞻企。

稽首祝吾皇,圣寿千万岁。

鸡鸣问前途,新河号康济。

夙昔饶风波,如今稳无滞。

平生康济心,视此发长喟。

蚤起效书云,万里无纤翳。

赫曦出东隅,扶桑凝紫气。

元化互推移,新阳已回地。

所愿君子长,共乐太平世。

形式: 古风

怀禹穴

居閒遂成懒,春来偶寻胜。

杖策穷冥搜,此约先已订。

禹穴几千载,宫墙馀数仞。

梅梁严护呵,玉笥肃清静。

石刻经雨昏,谷响随风应。

旌旗忆东游,弓剑遗南镇。

虽无群后朝,犹闻六飞骋。

念哉水土平,济此烝黎病。

鱼鳖未忘忧,家室何由庆。

端拜诚素心,兹游复乘兴。

兴尽扁舟还,叹息二难并。

重来会有期,行止由天定。

形式: 古风

面墙为西宾王先生作

一室真环堵,端居总面墙。

进修宁自蔽,退息解深藏。

扫榻尘无渍,翻经隙有光。

沉潜思阙里,寤寐见陶唐。

灯火黄昏静,弦歌白昼长。

受墁非粪土,充栋是书香。

沽酒当头过,观梅倚角芳。

春随邻蝶至,雨洗甃苔荒。

檐旭留冬煖,山风透晚凉。

窥云穿瓮牖,待月转回廊。

俗驾何缘入,佳声定远扬。

我来试推倒,同上振衣冈。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种松苗

杪冬天宇霁,阴崖冰雪消。

荷锄向西崦,课童植松苗。

众卉岂不荣,未雪已先凋。

松姿贞且劲,凌寒见孤标。

岩谷势幽阻,土脉亦不硗。

栽培藉雨露,但苦牧与樵。

樵牧苟不侵,拱把遂成乔。

当年手所植,今已百尺条。

岁月尚吾与,见尔复昂霄。

湖山归旧隐,依云结新巢。

嗟嗟赤松子,自昔成久要。

松间路不迷,来往任逍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