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晦父喜雨诗

何处鸣鸠只好音,谁家孝妇有冤心。

古来禋祀关仍叔,今日兵饥忆华歆。

王制不堪乖用仂,春秋从此却书霖。

君诗好似灵湫水,清绝无人测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何处的斑鸠发出哀鸣,哪家的孝顺女子含冤而泣。
自古以来祭祀之事关乎叔向,如今战乱频仍,人们怀念华歆的仁政。
王法不再适用,秩序混乱,春秋史书上开始记录这样的艰难岁月。
你的诗就像那幽深的灵湫之水,清澈无比,难以测度其深浅。

注释

鸣鸠:斑鸠鸟。
孝妇:守孝的女子。
冤心:含冤的心情。
禋祀:古代祭祀。
仍叔:指叔向,春秋时晋国大夫。
华歆:东汉名臣,以仁政著称。
王制:国家制度。
乖用:违背常规。
春秋:历史著作《春秋》。
书霖:记录苦难。
灵湫水:幽深的泉水。
清绝:极其清澈。
测浅深:测量深度。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晦父喜雨诗》是曹彦约所作,诗人以鸣鸠之鸣声和孝妇冤情为引子,表达了对古代祭祀传统与现实困境的思考。他提到古人祭祀时会想到仍叔(可能是对礼制的尊重),而今时战乱频仍,人们忆起华歆(可能指贤臣的和平理想)。诗人批评王制在乱世中难以遵循,感叹春秋以来的战争导致雨水减少,如同国家陷入干旱。

接着,诗人赞赏晦父的喜雨诗犹如灵湫水般清澈,深邃难测,暗示诗中的哲理犹如深渊,需要仔细品味。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探讨了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体现了宋诗的意蕴深远和含蓄之美。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次韵清卿用使君鹿鸣韵见贻

甲戌家声仅有传,等閒膏泽下云天。

苦无事业荣宗党,强把忠勤了岁年。

往事纷纭几折角,后来奔轶要加鞭。

得时自古无淹速,却与亨涂作寿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黄一之

芜尽田园学亦荒,衰年无复梦张阳。

起予节里心期合,及此年时脚力强。

万古推迁陵谷变,几人登览姓名香。

欲追奔逸惭驽蹇,始信人间有乘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葛丞至节见邀踏雪

照人好语妙阳台,佳节相随七日来。

甚欲去陪桃竹杖,可怜消尽豆秸灰。

喜君天上星辰次,赠我人间锦绣堆。

小试平章和气动,他年台鼎要盐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村散步

已落无边木,犹诛不尽茅。

沙光迎远景,风力闹寒稍。

牧处高低路,渔时远近郊。

竹篱茅舍外,门闭可推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