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夜有所思》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舟时的思绪与感悟。
首联“多时远室滞秋云,薄暮扁舟溯落曛”,开篇便以秋云和落日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诗人长时间远离家园,漂泊于秋云笼罩之下,黄昏时分,独自驾着小舟逆流而上,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片昏黄。这一景象不仅勾勒出舟行的动态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颔联“水月相临惟野共,山风入抱向潮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水面上映着月光,仿佛与大地共同存在,而山风则随潮水波动,似乎在与诗人的心灵对话。这里的“野”字,既指自然界的广阔无垠,也暗喻诗人心中的广阔天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在川不舍心中事,阻道相从物外群”,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他虽身处川流之中,却无法摆脱心中的忧虑与困扰,同时又渴望超越世俗,与超脱尘世的事物为伴。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追求。
尾联“若使伊人难可即,来波去渚枉纷纷”,最后点明了诗人的感慨。如果那个理想中的“伊人”难以触及,那么所有的波浪与岛屿的纷扰都是徒劳的。这里既有对理想不可得的无奈,也有对人生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舟夜有所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追求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理想与自由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