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和叔宽田园六首》中的第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农田耕作的深刻理解与情感投入。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注与尊重,通过描述农民劳作的日常场景,表达了对农事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渴望。
首句“平生粗知田,疆理南复东”,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农田的熟悉与了解,从南到东,细致地划分了田地的边界,体现了对土地的精心规划与管理。
接着,“常祈五日雨,未厌十日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适宜天气的期盼,既需要雨水滋润,又不能过于湿润,适度的风力也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条件。这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利用,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深刻认识。
“纷纷秀莨莠,恐害嘉谷丛”则描绘了农田中杂草与庄稼并存的景象,强调了除草的重要性,以确保庄稼的健康成长。“芟夷绝根本,肃杀先秋冬”进一步说明了除草的必要性,通过彻底清除杂草的根部,避免其在秋冬季节再次生长,影响作物的收成。
最后,“坐获箱筥收,庶几粢盛供”表达了通过辛勤劳动,最终收获满满,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粮食需求,也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供应。“一饭食我力,愿与农夫同”则流露出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与共鸣,表达了与农民共甘苦的情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田耕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