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今日燕胥,乐如之何。我醑惟旨,我殽孔嘉。

皦皦熙阳,灼灼芳华。爰有鸣禽,集于修柯。

我觞我友,载衎载和。欢日苦少,戚日苦多。

伊其相乐,毋耋之嗟。木可重蘖,川无回波。

人匪金石,其生有涯。鼓瑟鼓琴,或咏或歌。

乐以无耽,永矢弗过。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短歌行》是元末明初诗人梁寅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宴饮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相聚不易的感慨以及对快乐时光的珍惜。

诗的开头“今日燕胥,乐如之何”,点明了聚会的主题——宴饮。接下来“我醑惟旨,我殽孔嘉”描述了宴席上美味的食物和醇厚的酒,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皦皦熙阳,灼灼芳华”则以阳光明媚、花朵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生机。

“爰有鸣禽,集于修柯”一句,借鸣鸟栖息在高大的树梢上,寓意着人们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生活。随后,“我觞我友,载衎载和”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举杯共饮、欢声笑语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温馨与和谐。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常的忧虑:“欢日苦少,戚日苦多”。诗人感叹快乐的日子如此短暂,忧愁的日子却似乎漫长。接着,“伊其相乐,毋耋之嗟”表达了希望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年老时才发出遗憾的叹息。

最后,“木可重蘖,川无回波。人匪金石,其生有涯”运用自然界的规律来比喻人生的有限性,树木可以重新生长,但河流不会倒流,人也不会永生。这不仅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不可逆转的深刻理解。

“鼓瑟鼓琴,或咏或歌。乐以无耽,永矢弗过”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音乐和诗歌来寄托情感,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同时提醒自己不要沉溺其中,要保持节制,让快乐成为生命中永恒的旋律。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洞察和对快乐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52)

梁寅(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字:孟敬
  •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 生卒年:1303——1389

相关古诗词

采莲曲(其一)

艳妆二八女,娇歌采莲曲。

停桡江上郎,隔花荡心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屋]韵

采莲曲(其二)

采莲莫采花,采莲莫采叶。

要知心最苦,绿房为君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叶]韵

采莲曲(其三)

花多照水红,叶多照水青。

愿及秋未老,为花惜芳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青]韵

采莲曲(其四)

折花折翠茎,常恐轻断脆。

但使藕常在,年年花相似。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