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姜尧章桂花裙字韵

红紫有偏尚,桂花总宜人。

蜡雪明孤斟,绛雪娇小颦。

可怜爱花人,两屐穿秋云。

怀人小山作,寄愁中书君。

向来鹫岭诗,政坐书檄嗔。

月中落桂子,习气知几尘。

潘郎桃李姿,颇亦尊所闻。

提携风露前,缕衣深绀裙。

形式: 古风

翻译

红色和紫色各有偏好,桂花总是让人喜欢。
蜡烛般的明亮月光下独自饮酒,深红的酒液映照着她娇小的蹙眉。
可怜那爱花之人,穿着木屐踏过秋天的云彩。
怀念之情如小山般堆积,将忧愁寄托给远方的中书君。
过去的鹫岭诗篇,只因公务繁忙而无暇吟咏。
月亮落下桂花,清风中飘散着多少尘埃。
潘郎的风采如同桃李般动人,他的名声我颇为尊敬。
在风露中携手漫步,她身着轻薄的衣物,深色的裙子格外醒目。

注释

偏尚:偏好。
桂花:香气扑鼻的植物。
蜡雪:比喻明亮的月光。
绛雪:深红色的酒液。
可怜:令人怜惜。
两屐:木屐。
小山作:形容情感深厚。
中书君:古代官职,此处指友人。
鹫岭:可能指名胜之地。
书檄:公文、命令。
习气:习惯、风气。
潘郎:对美男子的称呼,此处似指友人。
缕衣:轻薄的衣物。
绀裙:深蓝色的裙子。

鉴赏

这首宋诗以桂花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独特品味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红紫有偏尚,桂花总宜人",暗示了当时社会对艳丽色彩的崇尚,而诗人独钟于桂花的淡雅,认为它更为适宜。"蜡雪明孤斟,绛雪娇小颦",运用比喻描绘桂花的洁白与娇美,犹如蜡烛雪光般明亮,又如女子含羞带怯的神情。

"可怜爱花人,两屐穿秋云",诗人自比为爱花之人,形容其对桂花的痴迷,甚至不惜长途跋涉,足踏秋云寻觅。"怀人小山作,寄愁中书君",表达出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通过写诗寄托愁绪。

"向来鹫岭诗,政坐书檄嗔",回顾过去因公务繁忙而无暇吟诗,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月中落桂子,习气知几尘",借月夜桂花飘落,感叹世事纷扰,尘埃满心。"潘郎桃李姿,颇亦尊所闻",赞美友人如潘岳般具有吸引人的风采,同时也暗指对世俗繁华的尊重。

最后两句"提携风露前,缕衣深绀裙",描绘出一幅清冷的画面,想象友人在风露中穿着素雅的服装,增添了诗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寄旌德尉刘申之

诸刘兄弟贤,一一无可选。

竹林锐头郎,风味吾小阮。

平生天机深,善闭得内楗。

迩来卿何曹,不办折腰本。

稍传诗语东,朝日照兰畹。

伊余战纷华,心旆凡几偃。

划逢君家语,隽永初一脔。

识遗饱新得,友胜悟夙捐。

缅怀歌商地,萧瑟松涧远。

阴阴芜菁花,碧蝶相与晚。

是中著高士,物意自偃蹇。

向来白衣宰,云壑论补衮。

优游济艰难,如以禹代鲧。

刘郎秀眉宇,秋隼立高巘。

端能谢师匠,万卷自锄垦。

时须阅世谛,一及城门键。

功名头上簪,日月风中幰。

何时会吴下,春动长洲苑。

形式: 古风

放船

柳边放船试南风,扬溪荷花能艳红。

一川云锦步不尽,我舟正在繁香中。

午天无云青脉脉,枕舷哀歌醉脱帻。

更将绿叶穿碧筒,欲臣屈卮奴太白。

风前一笑玉麈横,蜻蜓侧翅潜鱼惊。

骑马贵人多内热,此欢勿语长安城。

须臾客醉船亦醉,信流一抹西村外。

翁媪负墙樵牧奔,拾薪供茶初不记。

还家鼻息撼四邻,阆风接梦疑非真。

清游何时记三人,臞庵与弟拙乡陈。

形式: 古风

杼山阁诗

摄身上诸峰,我无千手目。

神交庶子泉,梦老王官谷。

平生林壑趣,鱼鸟即往复。

杼山落何许,面势工设伏。

故人郊居赋,雌霓从众读。

大声嗑黄华,令德猗绿竹。

永言乘樏叟,会计踵纳麓。

方尊读书倚,肯效舞经祝。

幸当草木近,安事筳篿卜。

颜公况华扁,江令有馀馥。

骞掀鹏抟海,夭矫龙起陆。

于焉峙横阁,渠是伯夷筑。

何年黄金弹,鸡狗随蹋鞠。

还持挥蝇扇,静对振鹭瀑。

前山入手版,后水激帽屋。

风声逐孙登,星采向荀叔。

谁能治西曹,束带望赐沐。

清客班杂坐,动处草皆蓼。

乾坤磨旋蚁,身世蕉覆鹿。

异时留岘首,羊公难讳独。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贯酒

酒泉我南邻,唤客青旗翻。

渴心若绊马,未骋意已奔。

平生无长物,取具一瓦盆。

万事漫不理,得酒双眉轩。

相传新丰坊,北奏司命门。

衣冠敬再拜,一病烦公痊。

富贵不敢愿,施我腰脾温。

今晨客舟出,落日鸣蝉繁。

属车得鸱夷,秉羽可解暄。

却爱毕吏部,神全不惊魂。

渠能给万瓮,甘老愚公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