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同廖道人扣王生门索酒酒行而电电大作众皆辟易余兴益豪至子夜乃休(其一)

夜暖不成寐,披衣聊起行。

一街丝雨暗,半隙幌灯明。

壁上烟黄字,瓮头点滴声。

乾莲与烘笋,倍觉有心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独自起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夜暖不成寐”,点明了夜深难眠的状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焦虑或思绪万千。接着,“披衣聊起行”则透露出诗人试图通过行动来缓解这种情绪的尝试。

“一街丝雨暗”一句,以轻柔的雨声衬托出夜晚的宁静与朦胧,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半隙幌灯明”则在黑暗中透出一丝光亮,象征着希望或某种温暖的存在,与前句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壁上烟黄字,瓮头点滴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环境,烟熏的墙壁和瓮头的滴水声,既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感知。

最后,“乾莲与烘笋,倍觉有心情”两句,以“乾莲”(干枯的莲花)和“烘笋”(烤制的竹笋)为喻,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困境或平凡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和情感共鸣的态度。这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是本诗情感的升华,也是诗人个性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夜独行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美好和乐趣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夜起同廖道人扣王生门索酒酒行而电电大作众皆辟易余兴益豪至子夜乃休(其二)

天意苍茫恶,奔雷驾雨风。

书翻入瓮内,儿走匿床中。

拍案山公叫,沾唇儿盏空。

归途那用烛,电火照人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曾长石诗来约以寒食见过用韵合之

湖上腰如许,那能不系人。

到门青李帖,屈指永和辰。

笋蕨抽蔘嫩,旗枪战火新。

云山无处少,只少自由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苦雨

且莫问提壶,春风一半孤。

暮云啼滑滑,晓树语呱呱。

梦绕飞花社,思牵线柳湖。

无方可醉得,浊酒坐灰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曾退如太史返棹江干雨甚宿杨上舍家令门僧持卷来观夜坐有怀敬题其末(其一)

兰蕊坐销红,长吟短噫中。

游天车轴雨,撼地户邮风。

梦去云连峡,诗来翠扫空。

习家地上酒,何事外山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