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纱·黄昏》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乡村景色的细腻画面。
“蒸上人家第几村”,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之中,仿佛能感受到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村落相映成趣。这里以“蒸”字形容炊烟,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
“澹烟疏柳欲黄昏”,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宁静与淡雅。淡淡的烟雾与稀疏的柳树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即将进入夜晚前的宁静画面。这里的“欲”字,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流动感和即将到来的夜晚的预兆。
“危楼独立望修门”,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着远方的大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空间的辽阔,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高楼与修门的对比,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天气养花阴不雨,时光布谷冷还温”,这两句是对黄昏时分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天气温和,没有雨水的侵扰,使得花朵得以在阴凉中生长;布谷鸟的叫声虽显得有些冷清,但仍然温暖人心。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延续。
“流波一去负春恩”,最后一句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春日的恩赐被流水带走,意味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乡村的美丽画卷,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