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英州碧落洞

千尺琅玕翠入动,神仙已去洞仍存。

寒崖但见悬钟乳,流水无穷泻石门。

未到朱明真洞府,先看峡口小昆崙。

舍舟欲问桃源路,安得渔人与共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英州碧落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仙踪的遐想。

首句“千尺琅玕翠入动”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碧落洞内竹林的翠绿深邃,仿佛连空气都因这绿色而生动起来。接着,“神仙已去洞仍存”一句,既表达了对洞中曾经仙迹的追忆,也暗示了洞穴本身的神秘与不凡。

“寒崖但见悬钟乳,流水无穷泻石门”两句,通过对比寒崖与钟乳石的静美与流水的动态,展现了洞穴内的自然景观之美。钟乳石悬挂在寒崖之上,犹如天工巧夺;而流水则从石门间奔涌而出,永不停息,赋予洞穴以生机与活力。

“未到朱明真洞府,先看峡口小昆仑”两句,将碧落洞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洞穴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更深层次神秘世界的向往。“朱明”常指道教中的仙境,“小昆仑”则是对洞穴壮丽景象的比喻,暗示其非凡之处。

最后,“舍舟欲问桃源路,安得渔人与共论”表达了作者想要深入探索,寻找如同《桃花源记》中那样的理想之地的愿望,却感叹于无法找到引路人共同探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昙秀

三年避地少经过,十日论诗喜琢磨。

自欲灰心老南岳,犹能茧足慰东坡。

来时野寺无鱼鼓,去后闲门有雀罗。

从此期师真似月,断云时复挂星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东亭

闭眼黄庭万想归,此心久已息纷驰。

幽居正喜门罗雀,晨起何妨笏拄颐。

自信丹田足梨枣,不忧瘴雨滞茅茨。

三山咫尺承明远,世路榛芜谁与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椰子冠

玉佩犀簪暗网丝,黄冠今习野人仪。

著书岂独穷周叟,说偈还应见祖师。

棕子偶从遗物得,竹皮同使后人知。

平生冠冕非吾意,不为飞鸢跕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大人生日(其一)

七年野鹤困鸡群,匪虎真同子在陈。

四海澄清待今日,五朝光辅属何人。

从来令尹元无愠,岂独原生不病贫。

天欲斯民跻仁寿,卧龙宁许久谋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