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英州碧落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仙踪的遐想。
首句“千尺琅玕翠入动”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碧落洞内竹林的翠绿深邃,仿佛连空气都因这绿色而生动起来。接着,“神仙已去洞仍存”一句,既表达了对洞中曾经仙迹的追忆,也暗示了洞穴本身的神秘与不凡。
“寒崖但见悬钟乳,流水无穷泻石门”两句,通过对比寒崖与钟乳石的静美与流水的动态,展现了洞穴内的自然景观之美。钟乳石悬挂在寒崖之上,犹如天工巧夺;而流水则从石门间奔涌而出,永不停息,赋予洞穴以生机与活力。
“未到朱明真洞府,先看峡口小昆仑”两句,将碧落洞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洞穴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更深层次神秘世界的向往。“朱明”常指道教中的仙境,“小昆仑”则是对洞穴壮丽景象的比喻,暗示其非凡之处。
最后,“舍舟欲问桃源路,安得渔人与共论”表达了作者想要深入探索,寻找如同《桃花源记》中那样的理想之地的愿望,却感叹于无法找到引路人共同探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