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

归去来,诗不云乎,王事一埤遗我兮。

终日孜孜,心力疲劳齿发衰。

尔今已年五十二,前去七十几多时。

尔性虽拙颇好学,尔才虽短颇好诗。

文学歌诗之外非乐为。

金门玉堂若无分,随分官职胡不归。

苟能遣得婚嫁累,又何苦忧伏腊资。

尔不闻仲尼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浮云富贵非尔宜。

表圣表圣,尔当念兹而在兹,勿使无其实而有其词。

尔若舍灵龟而观朵颐,无乃见尔痴尔痴。

形式: 词牌: 归去来

翻译

回去吧,古诗不是说过吗,王家的事务全都留给我。
整天忙碌,身心疲惫,年纪大了头发也稀疏了。
你现在五十二岁了,离七十多还有些年头。
你虽然天资不聪,但喜好学习,虽然才华有限,却喜欢诗歌。
除了文学和诗歌,其他的事你并不乐意做。
如果不能在金门玉堂显贵,那还是回归平凡的职位吧。
如果能摆脱婚姻家庭的牵累,何必再为节日所需忧虑。
难道你没听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快乐就在其中,荣华富贵不适合你。
你是圣贤,应时刻记住这些,不要只有空话没有实质。
如果你放弃智慧选择炫耀,只会显得你愚蠢啊。

注释

遗:遗留。
孜孜:勤勉不懈。
齿发:牙齿和头发。
五十二:年龄。
金门玉堂:比喻显赫的地位。
伏腊:古代的两种祭祀。
仲尼:孔子的字。
疏食:粗糙的食物。
朵颐:炫耀、卖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田锡所作,名为《归去来》。诗人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看破和对个人生活状态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责任的关切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归去来”一句,既可以理解为归隐田园,也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诗人自述年逾五十,但心力交瘁,感叹时光易逝。尽管他自认为性格粗拙、才华有限,却也热爱学习和创作诗歌,文学之外别无所乐。

“金门玉堂”指的是富贵的生活环境,但诗人并不为此所动。官职如浮云,不值得留恋。家庭婚嫁之累,也是诗人内心的忧虑之一。他提到孔子的话,强调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最后,“勿使无其实而有其词”表达了诗人对真诚和实际行动的重视,并以此自警。结尾的“尔若舍灵龟而观朵颐,无乃见尔痴尔痴”则是告诫自己要专注于内心的光明,不被外界迷惑,否则将陷入愚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田锡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功名利禄、家庭责任以及个人修养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自知不是明时用,烂额焦头力谩多。

形式: 押[歌]韵

句(其一)

下车逢岁岁旱,祷庙望秋成。

火轮转曈眬,赤日弥高明。

稻苗已枯死,麦垄不堪耕。

形式: 押[庚]韵

句(其五)

诸峰居蜀右,夕翠染巴东。

形式: 押[东]韵

句(其三)

郭璞书台古钓湾。

形式: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