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投止

山当面立路疑穷,转过湾来四望通。

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著地树浮空。

熊罴之状乃奇石,鹳鹤有声如老翁。

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桂花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秋夜投止》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描绘了秋夜投宿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

首句“山当面立路疑穷”,以山为背景,暗示道路似乎到了尽头,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氛围。接着“转过湾来四望通”,通过转折点的描述,展现了从狭窄到开阔的视觉变化,寓意着困境之后的豁然开朗。

“凉月满楼人在水”一句,将月光洒满楼宇,与水面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而凉爽的夜晚景象。同时,“人在水”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位置,仿佛融入了这幅静谧的画面之中。

“远烟著地树浮空”则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烟雾与近处的树木,烟雾贴地而起,树木则在空中浮动,形成了一种虚实相生、层次分明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熊罴之状乃奇石,鹳鹤有声如老翁”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奇特的石头比作熊罴,生动形象;同时,鹳鹤的叫声被比作老翁的声音,既增加了自然界的生动性,又赋予了声音以情感色彩。

最后,“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桂花丛”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满意与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隐逸情怀,希望在此地找到心灵的归宿,与桂花丛为伴,享受清静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吴鸿胪颖庵招饮有怀少司马梅庵先生

蕉窗绿暗树灯红,旧雨沉绵一梦中。

去燕有楼吟白傅,过车无酒酹桥公。

明星夜集仍东井,老柳秋垂向北风。

何处紫云回奏曲,伤心不待管弦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闻墨庄主人吹笛

一声入破决云层,萧寺关愁寄老僧。

彷佛秦淮人定后,月明如水满船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送陆生惠南归独山

蓝谢冰生怵我先,消寒小住九龙泉。

平时守默若萧哑,忽地放狂如柳癫。

土塞孟门成底事,薪填瓠子待何年。

子规劝汝遄归去,趁及荼蘼酿酒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苏门山示徐婿见初昆季并三子

苏门山庳隘,濯濯无颜色。

孙登鸾凤啸,阮藉鸱鸢嚇。

风雨飒中天,百兽为之匿。

临眺动群疑,虚名若浪得。

而我不谓然,阐微贵摭实。

此山空其中,上土下则石。

万窍搜天根,一绵贯地脉。

灵气萦绕之,源源通不塞。

运济卫河流,滥觞罅缝坼。

其功助灌溉,其害谢冲激。

倒浸玻璃屏,山固兼水德。

嗒然不自明,悃逼道用默。

受侮于目论,甄藻赖宝识。

朗朗见山心,白云澹夷怿。

清辉良复佳,试泊张融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