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诗

我生所敬涪江翁,知翁不独哦诗工。

逍遥颇学漆园吏,下笔纵横法略同。

自言锦机织锦手,兴寄每有离骚风。

内篇外篇手分别,冥搜所到真奇绝。

颉颃韩柳追庄骚,笔意尤工是晚节。

两苏而下秦晁张,闭门觅句陈履常。

当时姓名比明月,文莫如苏诗则黄。

黔南日月老宾送,白头去作宜州梦。

官楼家乘谁得之,那知珠玉无散遗。

生前忍苦琢诗句,飘泊不忧无死处。

今人更病语太奇,哀公不遇今犹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读黄诗》。诗中对黄庭坚的诗歌艺术进行了高度评价与赞美。

诗的开篇即点出诗人对黄庭坚的敬仰之情,“我生所敬涪江翁”,将黄庭坚比喻为涪江边的智者,表达了对其人格与才华的推崇。接着,诗人赞扬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知翁不独哦诗工”,不仅擅长吟诵,更是创作高手。他学习了庄子的自由精神,下笔时纵横捭阖,与韩愈、柳宗元、杜甫、苏轼等大家并驾齐驱,尤其在晚年,其笔力更为精妙。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手法多样,既有内篇外篇之分,又有深邃的冥思与奇绝的想象。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传统,还追随着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笔意尤为独特。在宋代众多诗人中,黄庭坚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诗歌成就备受后世推崇。

然而,黄庭坚的生平并非一帆风顺,他曾被贬至黔南,晚年生活困顿,但依然坚持创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即使在去世后,这些作品仍被世人珍视,流传至今。林希逸在此诗中感慨,即便在生前,黄庭坚也能够忍受艰苦,精心雕琢诗句,不畏漂泊,不忧生死。然而,后世之人却常常批评其语言过于奇特,这或许正是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即便在遭遇不幸之时,其精神依然坚韧不拔,如同哀公一样,虽不遇明主,但其才华与精神永存于世。

综上所述,《读黄诗》通过对黄庭坚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与赞美,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黄庭坚个人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敬佩。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打马

九折羊肠片纸间,机心觌面险于山。

是非喻马一儒墨,得失争蜗两触蛮。

危似楚兵临汉堑,急如齐客度秦关。

良图邂逅何分别,莫诧争雄衣锦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晚游遣兴

积雨多妨喜晚晴,幽禽足足傍檐鸣。

迎风远岸松声近,背日阴池树影明。

亲有馀年方赖禄,国无长算幸渝平。

此生错料吾犹可,只恐风尘未肯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心王

易言不动工夫密,书说惟微体段彰。

仙谩有方求气母,禅非无见指心王。

灵根本要行藏在,槁木宁于应感妨。

一语何思千古训,莫言为陆背程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日用

赖得人间念已灰,省身克己问参回。

事随缘法安排去,病向根源点检来。

布袜青鞋资懒散,笔床茶灶恣徘徊。

偷忙不住提撕着,猛可投机亦俊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