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吹面无寒,沾衣不湿,岂不快哉。

正杏花雨嫩,红飞香砌,柳枝风软,绿映芳台。

燕似谈禅,莺如演史,犹有海棠连夜开。

清明也,尚阴晴莫准,蜂蝶休猜。朝来。应问苍苔。

甚几日都成锦绣堆。

念四方宾友,不堪渭树,一年春事,已属庭槐。

宿酒难醒,多情易老,争奈传杯不放杯。

如何好,看秋千戏剧,蹴鞠恢谐。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微风吹过面颊不觉寒冷,打湿衣裳却不会浸透,怎能不令人畅快。
正值杏花雨落,花瓣娇嫩,香气飘溢在台阶上;柳条随风轻摆,绿色映衬着芬芳的平台。
燕子像在谈论禅理,黄莺似在讲述历史,海棠花还在夜晚盛开。
清明时节,天气阴晴不定,蜜蜂蝴蝶无需猜测。早晨起来,或许该问问青苔。
不知何时,一切都变得如锦绣般繁盛。
思念远方的朋友,不禁感叹渭水边的树木,一年的春光已属于庭院里的槐树。
宿醉未醒,多情易使人衰老,无奈杯中的酒总舍不得放下。
何等美好,看着荡秋千嬉戏,蹴鞠游戏和谐欢乐。

注释

吹面:微风拂面。
沾衣:打湿衣裳。
杏花雨:初春杏花飘落的雨。
红飞香砌:花瓣飞舞,香气四溢。
蜂蝶:蜜蜂和蝴蝶。
苍苔:青苔,常用于形容古老或静寂。
锦绣堆:形容繁花似锦。
渭树:渭水边的树木。
传杯:传递酒杯,饮酒。
秋千戏剧:荡秋千的游戏。
蹴鞠:古代的一种球类运动。

鉴赏

这首《沁园春》是宋代词人葛长庚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词人的感受。上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雨润物、杏花纷飞、柳条轻柔、燕莺共语、海棠盛开的生机盎然之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欢快的氛围。词人感叹清明时节天气多变,连蜜蜂蝴蝶都难以猜测阴晴,但更关心的是时光匆匆,春光易逝。

下片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询问苍苔何时能铺满锦绣,表达了对朋友远方的思念以及对春去夏来的无奈。词人借渭树、庭槐的变化,寓言人生的短暂和变迁,感叹宿醉难醒,青春易逝。最后,词人以欣赏热闹的秋千蹴鞠活动收尾,流露出对欢乐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消逝的释然。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词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三)送王侍郎帅三山

锦绣文章,圭璋闻望,碧落侍郎。

昨履声渐近,星辰避次,竹符重剖,湖海生光。

委羽天空,石桥水冷,每为众生时雨滂。

君知否,是民心襦裤,吏胆冰霜。少须召入鹓行。

也不念无人荷紫囊。

有本朝曾旦,移春手段,旧家羲献,补月心肠。

此去三山,却登八座,已准金瓯姓氏香。

还朝处,双凫作对,五马成行。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阳]韵

沁园春(其一)

嫩雨如尘,娇云似织,未肯便晴。

见海棠花下,飞来双燕,垂杨深处,啼断孤莺。

绿砌苔香,红桥水暖,笑捻吟髭行复行。

幽寻懒、就半窗残睡,一枕初醒。消凝。次第清明。

渺南北东西草又青。

念镜中勋业,韶光冉冉,尊前今古,银发星星。

青鸟无凭,丹霄有约,独倚东风无限情。

谁知有,这春山万点,杜宇千声。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一)题湖头岭庵

客里家山,记踏来时,水曲山崖。

被滩声喧枕,鸡声破晓,匆匆惊觉,依旧天涯。

抖擞征衣,寒欺晓袂,回首银河西未斜。

尘埃债,叹有如此发,空为伊华。古来客况堪嗟。

尽贫也输他□在家。

料驿舍旁边,月痕白处,暗香微度,应是梅花。

拣折一枝,路逢南雁,和两字平安寄与他。

教知道,有长亭短堠,五饭三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六)赞吕公

渭水秋深,湓江春老,洞庭一湖。

问城南古树,如今在否,洛中狂客,还更来无。

独上君山,渺观岩石,八百里鲸波泛巨区。

何曾错,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终须。度了肩吾。

稽首终南钟大夫。

自太平寺里,题诗去后,东林沈宅,大醉归欤。

天上筵多,人间到少,更不向庐山索鳜鱼。

如何好,好借君黄鹤,上我清都。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