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诗中以瑟瑟西风起笔,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仿佛在告诉读者,秋天已经悄然来临,万物开始凋零。接着,诗人借宋玉之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忧伤。
“谁家笛弄千山月”,一句以笛声与月色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意境。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而千山月则为这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紧接着,“半夜乌啼万树霜”一句,通过乌鸦的啼叫和霜的覆盖,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冷寂与凄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下半部分,诗人转而反思个人的功名与追求。“岂有勋名思汗竹,敢将词赋拟长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与坚持。他并不汲汲于世俗的荣誉与地位,而是敢于将自己的作品与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相提并论,展现了一种高洁的文人情怀。
最后,“凭阑一笑秋将晚,白石清泉兴不忘”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秋日美景,依然能够保持乐观与热爱生活的心态。他倚靠栏杆,笑看秋色,心中满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这份情感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秋夜》不仅描绘了深秋之夜的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艺术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