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瑟瑟西风吹众芳,多情宋玉自悲伤。

谁家笛弄千山月,半夜乌啼万树霜。

岂有勋名思汗竹,敢将词赋拟长杨。

凭阑一笑秋将晚,白石清泉兴不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诗中以瑟瑟西风起笔,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仿佛在告诉读者,秋天已经悄然来临,万物开始凋零。接着,诗人借宋玉之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忧伤。

“谁家笛弄千山月”,一句以笛声与月色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意境。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而千山月则为这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紧接着,“半夜乌啼万树霜”一句,通过乌鸦的啼叫和霜的覆盖,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冷寂与凄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下半部分,诗人转而反思个人的功名与追求。“岂有勋名思汗竹,敢将词赋拟长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与坚持。他并不汲汲于世俗的荣誉与地位,而是敢于将自己的作品与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相提并论,展现了一种高洁的文人情怀。

最后,“凭阑一笑秋将晚,白石清泉兴不忘”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秋日美景,依然能够保持乐观与热爱生活的心态。他倚靠栏杆,笑看秋色,心中满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这份情感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秋夜》不仅描绘了深秋之夜的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艺术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黎氏山楼(其一)

楼前山气日氛氲,偶为看山一访君。

下榻微风吹石壁,当歌明月出江云。

断鸿远向沙头落,孤磬低从树杪闻。

祇道避喧非避世,他时休勒稚圭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登黎氏山楼(其二)

苔径云泉松十寻,风回众壑自龙吟。

谢家群从多诗兴,苏岭高人发笑音。

树色夹城春雨暗,江光吞壁夕阳沉。

生涯卒岁浑疏豁,望逐金茎使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登黎氏山楼(其三)

翠微丹壑倚疏楹,散帙焚香岂世情。

吟罢独看河岳色,客来同听桂松声。

三春帘捲城云入,半夜窗临海日明。

拟把钓竿终远去,即凭高阁瞰东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初夏与陈公载黎惟敬惟和梁思伯游北郭诸山

性癖甘从猿鸟群,出郊风物谩纷纷。

村前花逐诸溪水,雨后人耕满壑云。

桂树几同骚客赋,松醪遥自野僧分。

共期结屋开青壁,为爱流泉尽岁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