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倪十宿洽公房

一入维摩室,逢人宿鹤群。

鸟惊春嶂月,花卧夜溪云。

漱齿发清讽,焚香了梵文。

泠然钟磬动,应得悟音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脱俗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生活中的日常与心境。首句“一入维摩室,逢人宿鹤群”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静谧的环境之中,维摩室作为背景,宿鹤群则为这一场景增添了生动的自然元素,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鸟惊春嶂月,花卧夜溪云”,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夜晚的景象。鸟儿被月光惊醒,花儿似乎在溪边的云雾中沉睡,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漱齿发清讽,焚香了梵文”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漱齿、诵经、焚香,这些行为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修行者净化心灵、寻求精神解脱的过程。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僧侣生活深沉的敬仰与理解。

最后,“泠然钟磬动,应得悟音闻”以钟磬之音结束全诗,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氛围。钟磬之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能穿透心灵,引导听者进入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领悟到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融合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柬林四景

长歌游玉华,归思浩无涯。

旅夕多逢雨,城春少见花。

山钟知远寺,海月忆贫家。

此意何人会,行吟到日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周可仁沧洲趣

隐居鲛室近,日夕见沧洲。

吟处月生海,坐来风满楼。

忘机能狎鸟,适兴或垂钩。

予亦乘流者,因之发棹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同林四景宿烟霞道院

入山尘念空,清夜宿琳宫。

高枕碧萝月,衔杯松桂风。

衣冠人世外,天地玉壶中。

君但频来此,应逢洗髓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张生养愚轩

昔闻愚谷隐,今见踵高风。

处世贵囊括,索居惟养蒙。

衔杯山翠里,高枕水声中。

古有逸民传,非君孰与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