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中通过形象鲜明的语言描述了胡麻饼的美味,并表达了诗人想借此馈赠远方友人的情谊。
"胡麻饼样学京都"一句,直接描绘出胡麻饼外观的特点,将其比作京都(长安)的饼样,既赞扬了胡麻饼的风味,也反映了诗人对京都美食的向往和记忆。
"面脆油香新出炉",则是对胡麻饼质感和气味的具体描写。"面脆"表明饼皮酥脆,"油香"说明饼内有馅且香气扑鼻,而"新出炉"则增加了食物的诱惑力,让人联想到刚烤制出的胡麻饼热气腾腾、令人垂涎。
"寄与饥馋杨大使"一句,表明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人将这美味的胡麻饼作为礼物,送给远方的朋友杨万州(即杨凭)。"饥馋"不仅形容杨大使可能处于饥饿状态,也隐含着对美食的渴望和期待。
最后一句"尝看得似辅兴无"中,"尝看"是试吃的意思,而"得似辅兴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杨大使品尝后能感受到一种超越辅兴(古代著名酒家)的美味享受。这里的"无"字,常用于形容事物超出寻常,比喻极尽完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饮食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还通过一件普通的事物——胡麻饼,传达了友情的温馨与深厚。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阑干独自愁。
相府潮阳俱梦中,梦中何者是穷通。
他时事过方应悟,不独荣空辱亦空。
惯游山水住南州,行尽天台及虎丘。
惟有上强精舍寺,最堪游处未曾游。
江上新楼名四望,东西南北水茫茫。
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干一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