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问答(其一)

妻子同舟钓浪花,晓行淮浦暮长沙。

采薪只在深山里,得似江湖处处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渔夫与樵夫各自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比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首句“妻子同舟钓浪花”,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夫妻二人共同乘坐小舟,在波涛汹涌的江海中垂钓,享受着自然的乐趣。这不仅体现了渔夫生活的自由与浪漫,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与相互依存。

次句“晓行淮浦暮长沙”,描述了渔夫每日的劳作轨迹。从清晨开始,他们便沿着淮河的岸边出发,直到傍晚时分才抵达长沙。这种日复一日的规律生活,既体现了渔夫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坚韧与执着。

接着,“采薪只在深山里”一句,转向了樵夫的生活场景。樵夫独自一人深入山林,采集柴薪以供日常所需。与渔夫的舟行相比,樵夫的工作更加艰辛且孤独,但这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与依赖。

最后,“得似江湖处处家”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句话意味着,尽管樵夫在深山中劳作,但他们也渴望能够像渔夫那样,拥有一个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家”。这里的“家”不仅仅指物理上的住所,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是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渔夫与樵夫的不同生活状态,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面对自然的智慧与韧性,以及他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渔樵问答(其二)

担头春酒一瓢多,树底看山树底过。

谩说江湖妻子乐,几人失脚在风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和曾刑部韵

杜陵花竹怨离居,驿使遥传日下书。

啼断西风原上鸟,海天愁思正纷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咏鹤

丹顶玄裳雪羽衣,水边石上最相宜。

清高不入樊笼里,只许仙人渡海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徐叶祥

南州高士有佳儿,清节虽贫亦自持。

闭户读书多岁月,不将名姓向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