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吾道何衰只怆神,六经文字变仪秦"表明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感到迷茫,而六经(儒家经典)的教义已经被改变得面目全非,这里的“仪秦”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它的严苛法规与传统文化相去甚远。
"魏侯酷喜听新乐,中尉生来好杀人"则描绘了当权者的残暴和对音乐的不良趣味,他们更喜欢新的、刺激的乐曲,而不是传统的礼乐,这反映出社会风气的颓败。
"海鸟错将金奏眩,叶公元爱画龙真"中,“海鸟”可能是比喻那些误入宫廷的平民,他们试图通过贿赂(“金奏”)来获得权贵们的欢心。叶公,即唐代画家叶逊,被誉为能以笔触传神,尤其擅长画龙,而这里则用来比喻诗人对于真正艺术和文化的向往。
"不逢伯乐休骧首,忽遇长沮莫问津"中,“伯乐”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他能够理解马的品质,但在此处却表达了即使是伯乐也无法在当下找到真正的艺术精神。长沮是一片广阔的水域,常用来比喻人生的迷茫和无从探究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现了诗人对于失落文化、道德衰败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困惑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