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山僧云峰卓锡图

手不持瓶头不笠,行李一肩松下息。

既非竺道生,亦非鸠摩什。

细摹面目揣精神,十年以前旧相识。

忆我与君初见时,地棘天荆无所之。

万里乡园那得返,一家生死不可知。

君于此中悟真谛,人世须臾皆梦寐。

果然打破利名关,一出危城便披剃。

野鹤孤云自往来,到处名蓝商位置。

金山殿宇纵成空,至竟江南名胜地。

打包行脚尚嫌劳,欲结茅庵谋小憩。

绘成一幅卓锡图,洒脱悠然见真意。

愧我从军屡及瓜,江尘碌碌走天涯。

会当料理芒鞋兼竹杖,从君妙高塔顶看烟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伯铭的《题金山僧云峰卓锡图》描绘了一位僧人超脱尘俗的形象和禅悟人生的经历。首句“手不持瓶头不笠,行李一肩松下息”展现了僧人简朴的行装和闲适的生活状态。接下来通过对比,强调他的身份并非竺道生或鸠摩什这样的佛门大师,而是有着个人经历的旧相识。

诗中回忆了诗人与僧人初次相遇时的困境,“地棘天荆无所之”,暗示了他们共同的艰难过往。随后,诗人感慨人生无常,“万里乡园那得返,一家生死不可知”,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然而,僧人却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看破红尘,剃度出家。

“野鹤孤云自往来,到处名蓝商位置”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如云游四海的仙人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使金山寺的辉煌成为过去,它依然是江南的名胜之地。诗人羡慕僧人的生活方式,希望能效仿他,在忙碌的军旅生涯结束后,也能找个宁静之处修行。

最后两句“会当料理芒鞋兼竹杖,从君妙高塔顶看烟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放下尘世的羁绊,像僧人一样在塔顶欣赏自然的美景,过上洒脱悠然的生活。整首诗以僧人的人生选择为镜,寓言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收录诗词(1)

陈伯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话

竹篱西畔豆棚东,竟夕盘桓兴自同。

为爱清言时娓娓,翻疑夜漏太匆匆。

几人留恋三更后,千古兴亡一席中。

月落参横催曙色,闲谈水乳喜交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枯树

浪说三株绕砌罗,连枝憔悴感寒柯。

皴霜皮黯冬心在,媚雨条稀老干多。

至竟成材关阅历,独怜生意渐婆娑。

杜陵诗句兰成赋,一例霜毫忍泪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读史(其一)

高文侈美新,何如赤伏符。

投阁乃不死,咄咄莽大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读史(其二)

东聘联唇齿,南征固腹心。

已成吞魏势,讵料大星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