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珠还无恙,记当年曾伴,绣栊琴柱。

铜马烽烟销不得,翻借雷霆陶铸。

火烈生前,灰寒劫后,故剑终归主。

萦回心篆,此香不灭千古。

堪叹玉树飘零,金莲狼藉,一例成尘土。

铁瓮犹焦完壁在,中有精灵呵护。

梦去难寻,魂招可返,往事真云雾。

蘅芜重爇,珊珊应见微步。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百字令》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以珠还、琴柱、烽烟等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词中“珠还无恙”象征物是人非,“铜马烽烟销不得”描绘了战争的痕迹难以磨灭,而“火烈生前,灰寒劫后,故剑终归主”则寓言了历经劫难后的物归原主,体现了词人对忠诚与归属的坚守。

接下来,“玉树飘零,金莲狼藉”描绘了昔日宫廷的衰败景象,“铁瓮犹焦完壁在”则强调了历史遗迹的顽强。词人通过“梦去难寻,魂招可返”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失落,以及对亡灵的呼唤。“往事真云雾”揭示了历史的迷离与模糊。

结尾处,“蘅芜重爇,珊珊应见微步”以香烟缭绕比喻词人的思绪,暗示着对旧日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逝者优雅风姿的想象。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惜余春慢

怯胆惊秋,魔尘悸夜,全借幡铃遮护。

魂留蛱蝶,社待鸳鸯,好事病中过去。

谁信芙蓉路遥,短楫烟波,未能同住。

幸春生桃叶,不曾飘泊,恨花愁絮。

休再忆、酒后啼痕,曲中哀怨,总是牵人心处。

有情一往,无翼双飞,忍听画眉声苦。

犹喜东山谢公,粉黛苍生,一般霖雨。

愿吹箫庭院,碧梧栖稳,恨天长补。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南浦.再题江上峰青画卷

晚天如镜,看烟峦、千叠蹙离愁。

依旧乌篷碧槛,可是那时秋。

不见凌波鬟影,但微云、漏月照严州。

怅芦花寒哨,蘋花思远,惟有梦勾留。

还忆桐君山下,弄鹍弦、低颤玉搔头。

自叹红尘堕落,悔不侣闲鸥。

侥幸吹箫去也,画眉声、何处晓妆楼。

剩荒滩七里,情漪万丈,曲折绕船流。

形式: 词牌: 南浦 押[尤]韵

百字令

神芒吐匣,借残灯一焰,雷蛇飞掣。

照耀龙门游侠传,引得精灵俱活。

热饮雠颅,寒销鬼胆,五步须流血。

休论成败,壮心终古难灭。

敢笑剑术粗疏,许身知己,生死从容决。

大纛高牙偏纵寇,惭愧戈矛如雪。

国士酬恩,匹夫慕义,止此肝肠铁。

摩挲三叹,四方谁是英杰。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浪淘沙.龙岩得马守真玉印,嘱题小令

白玉篆银丝。两字珠玑。芳名留与后人知。

斗大黄金磨灭尽,不铸相思。押尾带胭脂。

兰草差差。风流豪侠想襟期。

名士倾城偏印合,惜未同时。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