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

渊明赋归去,正合书义熙。

衣冠晋江左,寄奴我何知。

春秋乾侯笔,凡例日星垂。

诛心虽探微,临难将安施。

乃知书甲子,当在永初时。

古人日已远,浇风日已漓。

空馀五柳树,萧瑟西风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所作的《甲子》,通过对陶渊明归隐故事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风日下的感慨。首句“渊明赋归去,正合书义熙”暗指陶渊明顺应自然,辞官归隐的行为符合东晋时期的社会风气。接下来,“衣冠晋江左,寄奴我何知”描绘了陶渊明身处江左的历史背景,暗示自己对此并无过多关注。

“春秋乾侯笔,凡例日星垂”借《春秋》笔法和日月星辰的永恒,寓意历史记录的公正与时间的无情流逝。然而,“诛心虽探微,临难将安施”又揭示出即使能洞察人心,面对危难又能如何,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

“乃知书甲子,当在永初时”进一步强调历史记载的重要性,认为甲子纪年应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解读。最后两句“古人日已远,浇风日已漓”直抒胸臆,感叹古人已远去,现实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只剩下“空馀五柳树,萧瑟西风吹”的寂寥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寓言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以及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01)

郭钰(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 籍贯:吉水
  • 生卒年: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相关古诗词

语童子

童子携春衫,好去换春酿。

邻翁来相过,林泉共幽赏。

移席近花间,题诗在竹上。

垂老惜交情,毋令默惆怅。

形式: 古风

别罗昶

少小涉忧患,未老容鬓改。

任情堕疏慵,事往不可悔。

旅食玩炎凉,屡空蠹光彩。

出门谁与言,见君独长慨。

幽兰閟秋香,空谷若有待。

霜露凄以零,明日谁当采。

山鸡囚樊笼,羽翮日以铩。

见者不怜伤,云山渺何在。

今人不我期,古人不我待。

琴声发铿锵,剑光吐奇怪。

得奉君子欢,绸缪涉三载。

去去怜此辞,良晤何由再。

形式: 古风

与客谈邹超因赋

邹超一白丁,凛凛节士操。

挥戈回白日,日沉戈亦倒。

使其缀朝班,不愧国中老。

遂成薛侯名,宇宙忽新造。

煌煌天使星,辉光照穷昊。

老守众所推,深意完城堡。

判笔负所期,丹心向谁告。

城中百万家,稽首忠厚报。

薛侯今有孙,家声宜自保。

邹超不再见,耆旧伤怀抱。

臣各为其主,生死尽其道。

我生百年后,俯仰忧心捣。

侧身望青原,寒烟黯秋草。

形式: 古风

斋居苦热以大盆盛水置前坐卧对之心目清朗是亦用水之义也

炎埃不可扫,何以清我怀。

铜盆汲寒井,捧盆置西斋。

咄嗟一室内,滉漾江湖开。

风漪浮席动,云影入窗来。

一清挹众绿,凉意浮庭阶。

虽无瓜李设,即此权相陪。

来客尽君子,淡交性所谐。

嗟彼附炎者,长路迷黄埃。

形式: 古风